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 第11页 |
| ·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 第11-12页 |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理论工具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 ·社区的内涵 | 第17-18页 |
|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涵 | 第18-19页 |
| ·城市社区管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内涵 | 第20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1-22页 |
| 2 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析 | 第22-26页 |
| ·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过程 | 第22-23页 |
| ·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成就 | 第23-26页 |
| ·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 第23页 |
| ·合理调整重组了社区的规模 | 第23-24页 |
| ·初步完善了社区组织体系 | 第24页 |
|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管理运行机制 | 第24-25页 |
| ·加大基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 | 第25页 |
| ·完善了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 第25-26页 |
| 3 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所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 ·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所存的问题 | 第26-31页 |
| ·社区管理主体的单一化 | 第26-27页 |
| ·社区参与不足 | 第27-28页 |
| ·管理组织结构紊乱,缺乏法律界定 | 第28-29页 |
| ·社区投资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 | 第29-30页 |
| ·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健全 | 第30页 |
| ·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 第30-31页 |
| ·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 ·传统单位制的影响 | 第31页 |
|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1-32页 |
| 4 国内典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经验借鉴 | 第32-36页 |
| ·国内典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 | 第32-34页 |
| ·上海模式 | 第32页 |
| ·沈阳模式 | 第32-33页 |
| ·汉江模式 | 第33-34页 |
| ·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 第34页 |
| ·构建完善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一议事会体制 | 第34-35页 |
| ·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 | 第35-36页 |
| 5. 郑州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 第36-45页 |
| ·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构想 | 第36-39页 |
| ·体制创新的模式构想—社区共治 | 第36-37页 |
| ·社区共治的特点 | 第37-38页 |
| ·社区共治模式的基本框架 | 第38-39页 |
| ·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路径 | 第39-45页 |
|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与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 ·建立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 | 第40-42页 |
| ·建立社区资源整合机制 | 第42-43页 |
| ·完善社区共治的民主合作协商机制 | 第43页 |
| ·培养提高社区参与意识 | 第43-44页 |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