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压电直线电机概述 | 第14-15页 |
| ·压电直线电机的特点 | 第14-15页 |
| ·压电直线电机的分类 | 第15页 |
| ·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 ·共振型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非共振型压电直线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共振型和非共振型压电直线电机的比较 | 第21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电机结构设计与研究 | 第23-44页 |
| ·电机总体结构以及运行机理分析 | 第23-29页 |
| ·驱动足椭圆运动的产生 | 第23-26页 |
| ·理想的夹持结构 | 第26-28页 |
| ·双驱动足结构 | 第28-29页 |
| ·电机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29页 |
| ·电机(一)结构设计 | 第29-32页 |
| ·驱动足设计 | 第29-31页 |
| ·定子设计 | 第31页 |
| ·夹持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 ·电机(一)实验现象以及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 ·电机初步调试 | 第32-33页 |
| ·电机存在的不足与分析 | 第33-35页 |
| ·电机(一)改进方法小结 | 第35页 |
| ·电机(二)结构设计与改进 | 第35-42页 |
| ·驱动足设计 | 第35-38页 |
| ·夹持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 ·电机的装配 | 第39页 |
| ·实验现象分析及改进 | 第39-41页 |
| ·电机(二)夹持结构的改进 | 第41-42页 |
| ·改进后电机(二)的输出性能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驱动电源设计 | 第44-76页 |
| ·驱动设计的总体要求 | 第44-50页 |
| ·叠层型压电陶瓷特性的研究 | 第44-49页 |
| ·压电陶瓷的基本参数 | 第44-46页 |
| ·叠层型压电陶瓷使用注意事项 | 第46页 |
| ·叠层型压电陶瓷的动态特性 | 第46-49页 |
| ·驱动器设计的总体要求 | 第49-50页 |
| ·驱动器设计方案 | 第50页 |
| ·驱动电源设计 | 第50-75页 |
| ·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 第50-64页 |
| ·PSoC 程序以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51-60页 |
| ·滤波及反相电路设计 | 第60-63页 |
| ·信号发生电路原理图 | 第63-64页 |
| ·DC-DC 变换电路设计 | 第64-72页 |
| ·逆变电路设计 | 第64-69页 |
| ·反馈电路设计 | 第69-70页 |
| ·DC-DC 变换电路原理图 | 第70-72页 |
| ·放大电路设计 | 第72-74页 |
| ·驱动电路实物以及输出波形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四章 电机的实验研究 | 第76-84页 |
| ·驱动足端面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76-79页 |
| ·电机的输出特性 | 第79-81页 |
| ·空载时速度随频率的变化 | 第79-80页 |
| ·电机的机械特性 | 第80-81页 |
| ·定、动子接触面摩擦材料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4-86页 |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84-85页 |
|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