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适于山地城市规划的近地层风环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1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相关概念第13-14页
     ·山地及山地城市的定义第13页
     ·城市近地层及其相关概念第13-14页
     ·风场及其相关概念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20页
     ·城市通风研究方法第16-19页
     ·城市通风评价方法第19-20页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山地城市风环境实测与规划应用第22-46页
   ·我国城市规划的风向类型第22-23页
   ·山地城市风环境点状特征第23-33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3-24页
     ·重庆主城风速、风向特征第24-27页
     ·仁怀地区风速、风向特征第27-30页
     ·山地城市局地环流特征第30-33页
   ·风玫瑰图在规划应用中的问题第33-35页
     ·风玫瑰图概述第33-34页
     ·风玫瑰图解读与分析第34-35页
   ·规划设计中基础风资料的获取方法第35-44页
     ·规划区风速、风向实测分析第37-41页
     ·规划区风环境资料的确定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山地城市风环境研究的数字化方法介绍第46-56页
   ·数字化研究山地城市风环境第46-47页
   ·流动控制方程与壁面处理方法第47-51页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第47-48页
     ·湍流模型第48-50页
     ·近壁面处理方法第50-51页
   ·地理信息系统第51-55页
     ·地理信息系统特征第52页
     ·地理信息系统构成第52-53页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第53-54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山地城市地形建模技术第56-66页
   ·数字高程模型第56-58页
     ·DEM 概念第56页
     ·DEM 的表达形式第56-58页
     ·DEM 的发展过程第58页
     ·DEM 的获取第58页
   ·地形建模技术第58-65页
     ·Google Earth 中提取第59-61页
     ·GIS 中生成第61-63页
     ·3dsMax 中处理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5 山地城市风环境模拟研究第66-98页
   ·城市尺度风环境模拟研究第67-84页
     ·研究区域简介第67-68页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68-71页
     ·计算区域的选择第71-72页
     ·结果分析第72-79页
     ·城市风环境综合设计第79-84页
   ·城市局地环流模拟研究第84-95页
     ·江风对滨江地带的影响第84-90页
     ·山坡风对坡底建筑群的影响第90-95页
   ·本章小结第95-98页
6 山地城市通风廊道第98-126页
   ·通风廊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98-100页
   ·通风廊道的表现形式第100-106页
     ·绿地风廊第100-101页
     ·河道风廊第101-102页
     ·道路风廊第102-106页
   ·新城通风廊道的建设第106-112页
     ·城市“氧源地”的建立第106-107页
     ·城市风廊的建立第107-108页
     ·案例分析第108-112页
   ·建成区通风廊道的寻找第112-122页
     ·通风廊道量化方法的确定第113-117页
     ·研究对象第117-119页
     ·研究结果第119-122页
   ·设计通风廊道的关键原则第122-124页
     ·环境优先的原则第122-123页
     ·相互连通的原则第123页
     ·便于流通的原则第123页
     ·统筹规划的原则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7 城市风环境评价第126-140页
   ·国内外评价体系综述第126-130页
     ·城市风环境评价意义第126页
     ·风环境评价体系的特征第126-127页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要点第127-129页
     ·评价体系的特点第129-130页
   ·城市风环境评价体系建立第130-139页
     ·评价结构第130-131页
     ·评价项目第131-136页
     ·评分标准第136-137页
     ·评价阶段第137页
     ·城市风环境模拟标准化方法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40-144页
   ·主要结论第140-141页
   ·主要创新点第141-142页
   ·展望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6页
附录第156页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6页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目录第156页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新教传教士与比较宗教研究--以艾约瑟《中国的宗教》为中心
下一篇:物料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