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1 绪论 | 第15-2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 ·项目后评估发展动态及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后评估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第22-32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概述 | 第22-25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内涵 | 第22-23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 ·客流影响因素的参数量化 | 第25-29页 |
| ·参数构成 | 第25-27页 |
| ·参数取值原则 | 第27-29页 |
| ·客流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宏观特征与成长规律 | 第32-75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一般特征及规律 | 第32-46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规律 | 第32-38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间特征 | 第38-43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空间特征 | 第43-44页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构成特征 | 第44页 |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 | 第44-46页 |
|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成长规律 | 第46-74页 |
|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全网客流变化特征 | 第47-49页 |
| ·基于线路的客流特征及规律分析 | 第49-67页 |
| ·基于车站的客流特征及规律分析 | 第67-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4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体系和理论框架 | 第75-97页 |
| ·客流后评估的基本内涵 | 第75-79页 |
| ·客流后评估概念及目的 | 第75页 |
| ·客流后评估的特点 | 第75-76页 |
| ·客流后评估时期划分及分类 | 第76-79页 |
| ·客流后评估的内容 | 第79-83页 |
| ·客流后评估的基本内容 | 第79-80页 |
| ·客流后评估的基本步骤 | 第80页 |
| ·客流后评估的基础数据 | 第80-83页 |
| ·客流总量后评估 | 第83-90页 |
| ·客流总量后评估模型 | 第83-88页 |
| ·客流总量后评估模型参数研究 | 第88-90页 |
| ·客流构成后评估 | 第90-96页 |
| ·后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第90页 |
| ·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90-91页 |
| ·客流预测参数指标体系 | 第91-92页 |
| ·客流后评估指标体系 | 第92-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5 工程实例-北京地铁客流后评估研究 | 第97-143页 |
| ·概述 | 第97-108页 |
| ·北京地铁概况 | 第97-98页 |
| ·北京地铁5号线概况 | 第98-100页 |
| ·北京地铁5号线客流特征及发展演变情况 | 第100-108页 |
| ·北京地铁5号线客流构成后评估基本步骤 | 第108页 |
| ·近年北京地铁客流总量后评估实例 | 第108-110页 |
| ·北京地铁5号线客流构成后评估 | 第110-142页 |
| ·后评估目标 | 第110页 |
| ·后评估特征年限 | 第110-111页 |
| ·后评估基础资料和数据 | 第111-114页 |
| ·北京地铁5号线客流差异性分析 | 第114-116页 |
| ·后评估指标计算及分析 | 第116-142页 |
| ·北京地铁5号线客流构成后评估结论 | 第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 6 应对客流偏差较大的指导建议 | 第143-172页 |
| ·对提高客流预测精度的建议 | 第143-148页 |
| ·优化客流预测的参数 | 第143-144页 |
| ·改进客流预测的方法 | 第144-145页 |
| ·加强客流预测敏感性分析 | 第145-146页 |
| ·进行客流预测结果弹性分析 | 第146-148页 |
| ·对城市交通规划工作的改进建议 | 第148-152页 |
| ·对土地利用的改进意见 | 第148-150页 |
| ·对选线的建议 | 第150-151页 |
| ·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建议 | 第151-152页 |
|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 | 第152-160页 |
| ·对客流预测总量偏差较大的应对措施 | 第152-154页 |
| ·对客流特征变化的应对措施 | 第154-160页 |
| ·对枢纽乘客集散矛盾的优化方法建议及应用 | 第160-171页 |
| ·客流变化导致的枢纽乘客集散矛盾 | 第160-161页 |
| ·基于乘客集散的枢纽客流动态综合优化工具与方法 | 第161-162页 |
| ·北京5号线雍和宫站动态综合优化实例 | 第162-166页 |
| ·北京5号线蒲黄榆站动态综合优化实例 | 第166-1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172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72-175页 |
|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172-1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173-1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5-179页 |
| 表索引 | 第179-181页 |
| 图索引 | 第181-185页 |
| 作者简历 | 第185-18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86-18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