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整合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与实现
摘要 | 第1-18页 |
Abstract | 第18-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6页 |
·研究背景 | 第21-25页 |
·社会背景 | 第21-22页 |
·经济背景 | 第22页 |
·政策背景 | 第22-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9页 |
·消除城乡差距和信息鸿沟的重要途径 | 第25-26页 |
·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保障 | 第26页 |
·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的必要手段 | 第26-27页 |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 第27页 |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服务水平 | 第27-28页 |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创新农业推广模式的需要 | 第28页 |
·农业信息服务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第28-29页 |
·农业信息服务是连接两个“一公里”的桥梁和纽带 | 第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文献调研法 | 第3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30-31页 |
·访谈法 | 第31-32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32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32-33页 |
·软件开发中的模型法 | 第33-34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4-35页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36-4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6-39页 |
·信息 | 第36页 |
·信息资源 | 第36-37页 |
·信息资源整合 | 第37页 |
·农业信息 | 第37-38页 |
·农业信息服务 | 第38页 |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 第38页 |
·农业信息化 | 第38-39页 |
·农民 | 第39页 |
·理论基础 | 第39-43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39-40页 |
·需要层次理论 | 第40页 |
·经济学理论 | 第40-42页 |
·信息管理理论 | 第42页 |
·社会学理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43-51页 |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进展 | 第43-48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 第43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 | 第43-44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 第44-45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研究 | 第45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供给的研究 | 第45-46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评价的研究 | 第46-47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 第47-48页 |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进展 | 第48-50页 |
·部分国家的农业信息服务状况 | 第48-49页 |
·目前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农业信息服务现状及评价实证研究 | 第51-74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 | 第51-60页 |
·调查样本的描述 | 第51-53页 |
·农民信息需求的种类 | 第53-54页 |
·农民信息获取的渠道 | 第54-57页 |
·农民信息需求的强度分析 | 第57-58页 |
·影响农民信息需求的因素 | 第58-59页 |
·农民的信息需求特点 | 第59-60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60-63页 |
·调查基本情况 | 第60页 |
·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设备和工作条件 | 第60-61页 |
·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 | 第61-62页 |
·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情况 | 第62页 |
·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获取渠道 | 第62-63页 |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63-6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63-65页 |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总体水平的计算与测评 | 第65-66页 |
·评价结果 | 第66-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页 |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供需均衡与博弈分析 | 第69-71页 |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供需均衡分析 | 第69-70页 |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博弈分析 | 第70-71页 |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71-72页 |
·现状 | 第71页 |
·问题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基于资源整合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第74-89页 |
·平台建设的背景 | 第74-75页 |
·资源整合 | 第75页 |
·信息资源整合 | 第75页 |
·人力资源整合 | 第75页 |
·平台的定位和建设目标 | 第75-76页 |
·平台的定位 | 第75页 |
·平台的建设目标 | 第75-76页 |
·平台构建的原则 | 第76-77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76页 |
·易用性原则 | 第76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76页 |
·可扩展性原则 | 第76-77页 |
·平台构建相关技术 | 第77-79页 |
·1 .NET 技术 | 第77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77页 |
·B/S 架构 | 第77-78页 |
·Web 2.0 模式 | 第78-79页 |
·平台的系统设计 | 第79-80页 |
·接口层 | 第79页 |
·应用层 | 第79-80页 |
·数据层 | 第80页 |
·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 第80-82页 |
·数据库设计概述 | 第80页 |
·部分数据表 | 第80-82页 |
·平台的栏目规划和页面设置 | 第82-87页 |
·平台的顶层栏目规划 | 第82-83页 |
·北方粳稻网的栏目设置 | 第83-84页 |
·农业技术网的栏目设置 | 第84页 |
·农村发展网的栏目设置 | 第84-85页 |
·专家系统的设置 | 第85-86页 |
·在线咨询的设置 | 第86-87页 |
·商务平台的设置 | 第87页 |
·平台的后台管理和安全设计 | 第87-88页 |
·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 | 第87页 |
·平台的安全控制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与维护 | 第89-99页 |
·平台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 第89页 |
·服务器端 | 第89页 |
·浏览器端 | 第89页 |
·平台的发布和试运行 | 第89-90页 |
·准备工作 | 第89-90页 |
·平台测试和发布 | 第90页 |
·平台试运行 | 第90页 |
·平台的实现及其效果 | 第90-96页 |
·平台首页和子网站的效果实现 | 第90-92页 |
·专家系统的实现 | 第92-94页 |
·在线咨询的实现 | 第94-95页 |
·后台管理的实现 | 第95-96页 |
·平台的信息维护 | 第96-97页 |
·平台维护人员的组成和管理 | 第96页 |
·平台维护人员的培训 | 第96页 |
·平台维护的信息发布和审核 | 第96-97页 |
·平台的安全维护 | 第97页 |
·平台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 | 第97-98页 |
·一般性的信息服务 | 第97-98页 |
·专家咨询服务 | 第98页 |
·在线知识学习服务 | 第98页 |
·交互式信息服务 | 第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结论 | 第99-100页 |
·农民信息需求特性的研究 | 第99页 |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的研究 | 第99页 |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 第99-100页 |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研究 | 第100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现状的研究 | 第100-101页 |
·关于资源整合的问题 | 第101页 |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 | 第101-102页 |
·结束语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附录 | 第111-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