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期的兵民合一雏形 | 第10-13页 |
(一)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期的兵民合一雏形的产生 | 第10-11页 |
(二) 兵民合一雏形产生的原因 | 第11页 |
(三)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期的战争后勤补给 | 第11-13页 |
1. 兵器的补给 | 第11-12页 |
2. 战马的补充 | 第12-13页 |
二、大蒙古国时期的护卫军制 | 第13-19页 |
(—) 大蒙古国时期护卫军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6页 |
1. 千户制 | 第13-14页 |
2. 怯薛军制 | 第14-16页 |
(二) 大蒙古国时期护卫军制形成的原因 | 第16-17页 |
(三)、千户制与怯薛制下的军事后勤补给 | 第17-18页 |
1. 兵器的补给 | 第17-18页 |
2. 军粮的补充 | 第18页 |
3. 战争中士兵损失的补充 | 第18页 |
(四) 大蒙古国时期的奥鲁和军户制特点 | 第18-19页 |
三、元朝时期的宿卫军制和镇戍军制 | 第19-28页 |
(一) 元朝时期宿卫军制与镇戍军制的产生与发展变化 | 第19-24页 |
1. 宿卫军制 | 第19-22页 |
2. 镇戍军制 | 第22-24页 |
(二) 护卫军制向宿卫军制和镇戍军制的发展的原因 | 第24-26页 |
(三) 元朝时期的军事后勤补给 | 第26-27页 |
1. 军屯 | 第26-27页 |
2. 马匹 | 第27页 |
3. 兵器 | 第27页 |
(四) 元朝时期军户制特点 | 第27-28页 |
(五) 元末军户制的衰落 | 第28页 |
四、对象元兵制演变的评价 | 第28-33页 |
(一) 蒙元兵制的演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 第28-29页 |
(二) 蒙元兵制的作用 | 第29-30页 |
1. 蒙元兵制扩展了汗权 | 第29页 |
2. 稳定国家政权的重要制度 | 第29页 |
3. 蒙元统治者对外战争、进行扩张的工具 | 第29-30页 |
(三) 蒙元兵制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一个综合体 | 第30页 |
(四) 与宋、金兵制相比较,蒙元兵制的优点 | 第30-31页 |
(五) 和宋、金兵制相比较,蒙元兵制的不足 | 第31-32页 |
(六) 蒙元兵制对明初兵制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五、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一) 史籍文献 | 第34页 |
(二) 参考论著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