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建筑节能研究--针对夏热冬冷地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我国能源现状及建筑能耗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中国能源现状及特点 | 第10页 |
·我国建筑能耗发展的趋势 | 第10-11页 |
·建筑节能研究的范围 | 第11-16页 |
·传统的建筑节能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高速公路服务类建筑节能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高速公路服务类建筑节能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建筑与环境及气候的关系 | 第16-17页 |
·建筑的产生及与气候的关系 | 第16-17页 |
·环境的特性及气候的多样性 | 第17页 |
·我国建筑气候问题的特殊性 | 第17-20页 |
·我国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 第17-19页 |
·本文研究区域的界定以及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类建筑的环境规划设计 | 第20-32页 |
·建筑的规划选址 | 第21-23页 |
·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与整体通风 | 第21页 |
·季风下的建筑通风调节性设计 | 第21-22页 |
·高速公路服务类建筑的规划选址 | 第22-23页 |
·建筑的总体布局 | 第23-27页 |
·建筑的朝向选择与节能的关系 | 第23-24页 |
·建筑日照与建筑阴影的关系 | 第24-27页 |
·建筑环境设计 | 第27-32页 |
·绿化对环境的影响 | 第28-29页 |
·铺地与环境的关系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建筑单体设计研究 | 第32-58页 |
·建筑单体的平面布局 | 第32-36页 |
·建筑平面布局与体型控制 | 第32-36页 |
·建筑单体的立面造型与节能的关系 | 第36-43页 |
·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的多重含义 | 第36-39页 |
·建筑单体中窗的设计 | 第39-41页 |
·遮阳设计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 第41-43页 |
·建筑的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第43-46页 |
·自然通风的利与弊 | 第43-44页 |
·建筑的剖面设计与通风控制 | 第44-45页 |
·建筑剖面设计与建筑的适应性 | 第45-46页 |
·围护结构热工及节能设计 | 第46-58页 |
·围护结构及其热工设计 | 第46-49页 |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思路 | 第49-58页 |
第四章 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及设备 | 第58-74页 |
·节能材料的分析 | 第58-62页 |
·外墙节能材料 | 第58-59页 |
·玻璃的性能及选用 | 第59-61页 |
·屋顶形式以及材料 | 第61-62页 |
·适宜技术的探索 | 第62-65页 |
·太阳能热水器 | 第63页 |
·阳光间设计 | 第63-64页 |
·太阳能发电 | 第64-65页 |
·其它节能技术及设备 | 第65-74页 |
·低能耗的空调系统 | 第65-66页 |
·中水的利用及雨水的回收 | 第66-70页 |
·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 | 第70-74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建筑节能实例分析 | 第74-83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 第74-79页 |
·桃花源服务区 | 第74-79页 |
·高速公路收费站建筑节能设计 | 第79-83页 |
·江口收费站 | 第79-83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