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无机微孔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无机多孔材料的分类 | 第10页 |
| ·传统的无机微孔材料:硅铝酸盐沸石与分子筛 | 第10-12页 |
| ·新型微孔晶体:磷酸盐微孔材料 | 第12-15页 |
| ·手性无机微孔化合物 | 第15页 |
| ·微孔材料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 第15-17页 |
| ·催化和吸附 | 第16页 |
| ·功能材料 | 第16-17页 |
| ·化学传感器 | 第17页 |
| ·纳米团簇的组装和应用 | 第17页 |
| ·微孔材料合成路线的发展 | 第17-18页 |
|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及测试手段 | 第19-24页 |
|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19-22页 |
| ·水热合成原理 | 第19-20页 |
| ·模板剂指导下的定向合成 | 第20页 |
| ·新型含F~-离子骨架的形成 | 第20-22页 |
| ·实验工艺流程图 | 第22页 |
| ·实验药品及测试手段 | 第22-24页 |
|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 | 第22-23页 |
| ·测试手段 | 第23-24页 |
| 第3章 新颖三维骨架结构磷酸镓微孔晶体HIT-16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41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HIT-16 的水热合成 | 第25-2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 ·合成方法 | 第26页 |
| ·合成因素讨论 | 第26-27页 |
| ·HIT-16 的性能表征 | 第27-32页 |
| ·微观晶体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 ·红外谱图分析 | 第28-29页 |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 ·热重分析 | 第30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30-31页 |
| ·元素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 ·HIT-16 的结构表征 | 第32-40页 |
| ·单晶结构的确定 | 第32-36页 |
| ·晶体结构的描述 | 第36-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具有螺旋手性结构HIT-22 的合成与表征 | 第41-57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组合合成 | 第42-44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2页 |
| ·合成方法 | 第42-43页 |
| ·合成因素讨论 | 第43-44页 |
| ·HIT-22 性能及结构表征 | 第44-56页 |
| ·微观晶体形貌分析 | 第44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44页 |
| ·元素和红外分析 | 第44-46页 |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46-47页 |
| ·热重分析 | 第47-48页 |
| ·单晶解析 | 第48-51页 |
| ·单晶结构的描述 | 第51-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亚磷酸镓合成初步探索 | 第57-61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亚磷酸镓合成及影响因素讨论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