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道条件下MCPM接收机的同步与均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 ·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展望 | 第6-8页 |
| ·移动通信的出现与特点 | 第6页 |
|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 第6-8页 |
| ·移动通信的未来 | 第8页 |
| ·恒包络调制技术 | 第8-12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恒包络调制分类 | 第9-11页 |
| ·恒包络调制技术应用举例 | 第11页 |
| ·MCPM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移动信道与抗衰落技术 | 第14-34页 |
| ·移动无线电传播 | 第14页 |
| ·移动信道特点及效应 | 第14页 |
| ·小尺度多径传播 | 第14页 |
| ·移动多径信道的特性函数与主要参数 | 第14-20页 |
| ·移动多径信道的特性函数 | 第14-19页 |
| ·移动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 | 第19-20页 |
| ·小尺度衰落类型 | 第20-22页 |
| ·平坦衰落 | 第20-21页 |
| ·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21页 |
| ·慢衰落 | 第21页 |
| ·快衰落 | 第21-22页 |
| ·本文系统参数及衰落类型 | 第22页 |
| ·三类主要快衰落 | 第22-25页 |
| ·空间选择性衰落 | 第22-23页 |
| ·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23-24页 |
| ·时间选择性衰落 | 第24页 |
| ·实际移动通信中3类选择性衰落产生的条件 | 第24-25页 |
| ·移动多径信道的建模 | 第25-29页 |
| ·概述 | 第25页 |
| ·散射多径信道的建模 | 第25-26页 |
| ·离散多径信道的建模 | 第26-27页 |
| ·信道统计模型 | 第27-29页 |
| ·抗衰落技术 | 第29-33页 |
| ·均衡技术 | 第29-32页 |
| ·分集技术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MCPM调制解调原理 | 第34-46页 |
| ·MCPM调制原理 | 第34-39页 |
| ·数字调制信号的表示法 | 第34页 |
| ·MCPM信号模型 | 第34-35页 |
| ·MCPM信号功率谱 | 第35-39页 |
| ·衰落信道下的MCPM最佳接收机 | 第39-45页 |
|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建模 | 第39-40页 |
| ·衰落信道下MCPM的信号模型 | 第40页 |
| ·最佳接收机 | 第40-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移动信道条件下MCPM接收机的同步 | 第46-68页 |
| ·信号到达检测 | 第46-58页 |
| ·信号模型 | 第46-47页 |
| ·信号到达检测算法 | 第47-58页 |
| ·初始同步参数估计 | 第58-66页 |
| ·数字内插器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移动信道条件下MCPM接收机的均衡 | 第68-87页 |
| ·最佳线性滤波器与自适应滤波器 | 第68-77页 |
| ·最佳线性滤波器 | 第69-72页 |
| ·自适应滤波器 | 第72-77页 |
| ·线性均衡器 | 第77-79页 |
| ·基本原理 | 第77页 |
| ·MCPM线性均衡器性能仿真 | 第77-79页 |
| ·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79-82页 |
| ·基本原理 | 第79-81页 |
| ·MCPM判决反馈均衡器性能仿真 | 第81-82页 |
| ·分数间隔均衡器 | 第82-86页 |
| ·分数间隔均衡器的原理和优势 | 第82-84页 |
| ·FSE的等效多信道模型 | 第84-85页 |
| ·分数间隔判决反馈均衡器 | 第85页 |
| ·MCPM分数间隔均衡器性能仿真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回顾与展望 | 第87-88页 |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