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液-液萃取技术概述 | 第13-18页 |
·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 | 第13页 |
·液-液萃取的操作方式 | 第13-14页 |
·液-液萃取的操作设备 | 第14-17页 |
·萃取技术的应用实例 | 第17页 |
·萃取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精馏技术概述 | 第18-24页 |
·精馏的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精馏的分类 | 第20-21页 |
·精馏设备 | 第21-23页 |
·精馏技术的发展 | 第23-24页 |
·萃取与精馏联合法的工业应用 | 第24页 |
·液液萃取与精馏联合法分离叔戊醇-水共沸物 | 第24页 |
·萃取-精馏工艺处理三氯甲烷—丙酮—水三元有机废液 | 第24页 |
·加盐萃取-精馏耦合分离苯-环己烷共沸物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萃取与溶剂回收实验装置的开发 | 第25-34页 |
·物系的选择 | 第25-28页 |
·原料液的选择 | 第25页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25-26页 |
·物质的物化性质 | 第26-28页 |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 第28-30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装置流程图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30-31页 |
·准备工作 | 第30页 |
·开车 | 第30-31页 |
·正常操作 | 第31页 |
·停车 | 第31页 |
·装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 第31-34页 |
第4章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4-45页 |
·数据采集与气相色谱分析 | 第34-38页 |
·数据收集 | 第34页 |
·气相色谱分析 | 第34-38页 |
·色谱校验 | 第38-43页 |
·乙酸乙酯低浓度样品的标定 | 第38-40页 |
·乙酸乙酯高浓度样品的标定 | 第40-41页 |
·酸低浓度样品的标定 | 第41-43页 |
·流量计校验 | 第43页 |
·测试方法的误差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流程模拟 | 第45-55页 |
·Aspen Plus在精馏分离中的应用和数学模型的选择 | 第45-49页 |
·Aspen Plus模拟软件简介 | 第45页 |
·Aspen Plus操作的具体步骤 | 第45页 |
·Aspen Plus中的单元操作模型块 | 第45-46页 |
·Aspen Plus模拟计算中的热力学模型及选择 | 第46-49页 |
·萃取分离流程 | 第49页 |
·溶剂回收流程 | 第49-55页 |
·理论板数计算 | 第49-50页 |
·精馏模拟流程图 | 第50-51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51-52页 |
·各理论板上的温度、气液负荷和气液组成分布图 | 第52-55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81页 |
·萃取 | 第55-71页 |
·萃取过程的数学描述 | 第55-56页 |
·操作通量极限 | 第56-60页 |
·相比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0-65页 |
·外加能量(转速)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5-67页 |
·流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7-68页 |
·其他工艺参数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萃取过程的改进 | 第69-71页 |
·萃取相的溶剂回收 | 第71-77页 |
·精馏过程的数学描述 | 第71-72页 |
·精馏过程的操作参数 | 第72页 |
·全塔效率和回收率的计算 | 第72-73页 |
·筛孔动能因子的计算 | 第73-74页 |
·筛孔动能因子对溶剂回收率的影响 | 第74-75页 |
·流体力学性能和负荷性能图 | 第75-77页 |
·萃余相的溶剂回收 | 第77-78页 |
·两塔联合操作 | 第78-79页 |
·能耗和经济性分析 | 第79-81页 |
·能耗分析 | 第79页 |
·经济性评价 | 第79-8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