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及电容器补偿规划的重要意义 | 第7-10页 |
1.2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及电容器补偿规划的实现手段 | 第10-12页 |
1.3 图形化界面的简捷、快速生成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包头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的必要性分析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14-24页 |
2.1 包头地区电网情况介绍 | 第14-15页 |
2.2 包头地区电网无功潮流分析及无功补偿问题 | 第15-17页 |
2.3 包头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的技术路线 | 第17-24页 |
2.4 新思路应用 | 第24页 |
第三章 软件各系统原理、功能及目的分析 | 第24-57页 |
3.1 电网拓扑数据库 | 第25-30页 |
3.1.1 电网厂、站接线库 | 第25-27页 |
3.1.2 电厂机组数据库 | 第27-28页 |
3.1.3 线路数据库 | 第28-29页 |
3.1.4 主变数据库 | 第29-30页 |
3.2 电网状态数据库 | 第30-31页 |
3.2.1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状态 | 第30页 |
3.2.2 主变压器分接头位置 | 第30-31页 |
3.2.3 发电机母线节点类型及参数 | 第31页 |
3.2.4 母线负荷 | 第31页 |
3.3 电网接线规则库 | 第31-33页 |
3.3.1 母线接线分析和节点划分规则集 | 第32页 |
3.3.2 电网图搜索及方向控制规则集 | 第32-33页 |
3.3.3 电网元件参数折算和应用程序格式数据自动生成规则集 | 第33页 |
3.4 电网系统图生成 | 第33页 |
3.5 厂、站电气接线图自动生成 | 第33-39页 |
3.5.1 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3.5.2 母线的支路分析和位置确定 | 第35-36页 |
3.5.3 各种接线的母线及其特殊支路的画法 | 第36页 |
3.5.4 主变压器支路的布置与画法 | 第36-38页 |
3.5.5 线路与其它各种支路的布置与画法 | 第38-39页 |
3.6 电网接线自动分析 | 第39-46页 |
3.6.1 问题提出 | 第39-41页 |
3.6.2 总体构成 | 第41-43页 |
3.6.3 技术路线 | 第43-46页 |
3.7 电网潮流计算 | 第46-51页 |
3.7.1 P—Q分解法分析 | 第47页 |
3.7.2 高斯—塞德尔迭代法 | 第47-49页 |
3.7.3 牛顿—拉夫逊法 | 第49-51页 |
3.8 无功优化分析计算 | 第51-56页 |
3.9 电容器补偿规划 | 第56-57页 |
3.10 软件主要特点 | 第57页 |
第四章 软件运行方法介绍 | 第57-59页 |
4.1 建立电网拓扑数据库 | 第58页 |
4.2 建立电网状态数据库及图形生成 | 第58-59页 |
4.3 潮流计算及无功优化 | 第59页 |
第五章 软件在包头地区电网的现场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分析结果 | 第63-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