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9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三) 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四)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8-19页 |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理论 | 第19-23页 |
(一) 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 第19-20页 |
(二) 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 第20-21页 |
(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21-23页 |
二、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30页 |
(一) 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 | 第23-27页 |
(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 第27-28页 |
(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 | 第28-30页 |
三、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30-38页 |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第30-32页 |
(二) 各级政府权责不清,财力与事权不对称 | 第32-33页 |
(三)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匮乏,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 第33-36页 |
(四) 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不科学 | 第36-37页 |
(五)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四、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对我国的相关启示 | 第38-44页 |
(一) 美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 第38-39页 |
(二) 日本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 第39-42页 |
(三) 美国和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 第42-44页 |
五、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几点对策 | 第44-51页 |
(一) 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体系 | 第44-45页 |
(二)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供给责任 | 第45页 |
(三)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 第45-47页 |
(四)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 第47-48页 |
(五)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 | 第48-49页 |
(六)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机制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