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无线OFDM系统同步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OFDM与MIMO的技术特征 | 第15-18页 |
·OFDM的技术特征 | 第15-16页 |
·MIMO的技术特征 | 第16-18页 |
·OFDM同步算法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基于数据辅助的同步算法 | 第19-20页 |
·基于CP的同步算法 | 第20页 |
·盲估计同步算法 | 第20-21页 |
·MIMO-OFDM同步算法 | 第21-22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2页 |
·论文结构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8页 |
第二章 OFDM系统概述 | 第28-38页 |
·OFDM系统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无线移动信道的衰落特性 | 第30-32页 |
·大尺度衰落 | 第30-31页 |
·小尺度衰落 | 第31-32页 |
·信道模型 | 第32-36页 |
·OFDM时域信道模型 | 第33-34页 |
·OFDM频域信道模型 | 第34-35页 |
·MIMO信道基本模型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同步误差对OFDM系统性能的联合影响 | 第38-63页 |
·时间同步和载波同步的概念 | 第38-40页 |
·时间同步 | 第39页 |
·载波同步 | 第39-40页 |
·AWGN信道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联合影响 | 第40-48页 |
·定时在FFT窗的右边 | 第40-46页 |
·定时在FFT窗的左边 | 第46-48页 |
·多径信道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联合影响 | 第48-60页 |
·定时在无ISI的CP区 | 第49-51页 |
·定时在有ISI的CP区 | 第51-56页 |
·定时在FFT窗的右边 | 第56-60页 |
·同步性能考察指标 | 第60-61页 |
·定时同步 | 第60页 |
·载波频偏同步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基于数据辅助同步算法的改进 | 第63-79页 |
·OFDM系统模型 | 第63-64页 |
·S&C算法“峰值平台”现象分析 | 第64-67页 |
·S&C算法“峰值平台”现象 | 第64页 |
·抑制“峰值平台”的方法 | 第64-67页 |
·提出的改进算法 | 第67-73页 |
·频偏对chu序列相关特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帧头结构设计 | 第68-69页 |
·同步解决方案 | 第69-73页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基于CP同步算法的改进 | 第79-92页 |
·系统分析模型 | 第79-80页 |
·CP类同步算法研究 | 第80-82页 |
·J.J ML联合离散导频算法 | 第80-81页 |
·联合利用CP能量差分特性和集相关特性的同步算法 | 第81-82页 |
·提出的改进算法 | 第82-87页 |
·接收信号集相关定时函数分析 | 第82-84页 |
·离散导频定时函数 | 第84-86页 |
·同步解决方案 | 第86-87页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六章 MIMO-OFDM同步算法研究 | 第92-108页 |
·MIMO-OFDM系统同步算法介绍 | 第92-98页 |
·MIMO-OFDM系统最优前导同步序列 | 第93-94页 |
·Medy的同步算法 | 第94-96页 |
·Zelst&Schenk同步算法 | 第96-98页 |
·提出的改进算法 | 第98-102页 |
·系统模型 | 第98页 |
·采用的帧结构 | 第98-99页 |
·改进的同步算法 | 第99-102页 |
·仿真性能分析 | 第102-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08-110页 |
·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总结 | 第108-109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09-110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附录I 缩略语 | 第112-114页 |
附录II 符号说明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