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Ⅰ:牛5个基因的分离、克隆、SNP检测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Ⅱ:猪肉质性状QTL检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一部分 牛5个基因的分离、克隆、SNP检测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17-6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9-26页
   ·牛的分子育种第19-20页
   ·肉牛QTL定位研究现状第20-21页
     ·生长性状的QTL第20页
     ·肉质性状的QTL第20-21页
     ·繁殖性状的QTL第21页
     ·抗病性状的QTL第21页
   ·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研究进展第21-23页
   ·牛脂肪代谢中的候选基因概况第23-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7页
   ·材料第26-29页
     ·DNA样品第26页
     ·试验牛群的饲养管理第26-27页
     ·RNA样品第27页
     ·培养基、酶、试剂盒及菌株第27-28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28-2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以及软件第29页
   ·方法第29-37页
     ·用于候选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方法第29-33页
     ·RACE、RT-PCR产物的纯化、克隆,鉴定和测序第33-34页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方法第34-36页
     ·统计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7-58页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结果第37页
   ·基因的克隆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第37-47页
     ·AMAC1 基因的RACE结果,c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的系统发生树第37-39页
     ·ACAA1 基因的RACE结果,c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的系统发生树第39-41页
     ·ACAA2 基因的RACE结果,c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的系统发生树第41-43页
     ·ACAD8 基因的RACE结果,c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的系统发生树第43-45页
     ·ACADM基因的RACE结果,c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的系统发生树第45-47页
   ·基因多态性检测第47-53页
     ·AMAC1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第47-49页
     ·ACAA1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第49-50页
     ·ACAA2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第50-51页
     ·ACAD8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第51-52页
     ·ACADM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第52-53页
   ·不同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3-58页
     ·AMAC1 基因SNP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3-54页
     ·ACAA1 基因SNP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4-55页
     ·ACAA2 基因SNP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5-56页
     ·ACAD8 基因SNP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6页
     ·ACADM基因SNP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56-58页
 第四章 讨论第58-62页
   ·基因的分离第58页
   ·单核苷酸多态检测第58-59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来进行SNP位点的预测第59页
     ·测序峰图的应用第59页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第59页
   ·关于总RNA质量和RACE方法第59-60页
   ·关于cDNA的分离和系统发生分析第60页
   ·关于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第60-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3页
   ·主要研究结果第62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2-63页
第二部分 猪肉质性状QTL检测第63-81页
 第六章 引言第65-70页
   ·用方差组分分析方法进行QTL定位第65-66页
   ·IBD矩阵的构建与求逆第66页
   ·群体设计及QTL分析的模型第66-67页
   ·QTL阈值的确定第67页
   ·QTL的置信区间第67-68页
   ·猪肉质性状QTL定位的进展第68-70页
 第七章 材料与方法第70-75页
   ·资源群体第70页
   ·表型数据第70-71页
   ·基因型数据第71页
   ·统计分析第71-75页
     ·数据转换第71-72页
     ·连锁分析第72-74页
     ·家系QTL分离的确定第74-75页
 第八章 结果与分析第75-78页
   ·关键性阈值第75页
   ·QTL检测结果第75页
   ·QTL置信区间第75页
   ·QTL家系分离第75-78页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第78-81页
   ·QTL位置第78-79页
     ·DRIP第78页
     ·L~*、a~*和b~*第78页
     ·PHK和PHI第78-79页
   ·置信区间和家系分离第79页
   ·性状之间的相关对QTL曲线图的影响第79页
   ·进一步精细定位的策略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4页
附录第94-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作者简历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雾迷山旋回的基本相序模式及其意义
下一篇:中国农民现代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