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名教爱情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的价值意义、方法及现状 | 第9-12页 |
·研究的价值意义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9页 |
·明清之际的时代界定 | 第12-16页 |
·名教爱情剧 | 第16-19页 |
2. 名教爱情剧概述 | 第19-37页 |
·名教爱情剧的时代因素与历史渊源 | 第19-25页 |
·名教爱情剧的基本特点 | 第25-30页 |
·儒家婚姻思想下的婚姻爱情 | 第25-28页 |
·治国平天下理念下的科举描写 | 第28-30页 |
·名教爱情剧的剧目和影响 | 第30-37页 |
·名教爱情剧的剧目 | 第30-32页 |
·名教爱情剧的影响 | 第32-37页 |
3. 儒家婚姻文化与名教爱情剧 | 第37-77页 |
·儒家婚姻观与名教爱情剧 | 第37-47页 |
·名教爱情剧的终极追求 | 第37-41页 |
·爱情婚姻的程序 | 第41-44页 |
·择偶的标准 | 第44-47页 |
·儒家忠孝观念对书生形象的影响 | 第47-52页 |
·儒家四德要求与正妻形象的内涵 | 第52-62页 |
·妇容 | 第53-54页 |
·妇功 | 第54-56页 |
·妇德 | 第56-60页 |
·妇言 | 第60-62页 |
·儒家贱妾观念与侍妾形象的塑造 | 第62-70页 |
·儒家齐家观念与妻妾关系的安排 | 第70-77页 |
4. 明清科举文化与名教爱情剧 | 第77-123页 |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简述 | 第77-79页 |
·考场制度与名教爱情剧 | 第79-83页 |
·科举之弊与名教爱情剧 | 第83-89页 |
·科举特殊人群与名教爱情剧 | 第89-97页 |
·科举众生态与名教爱情剧 | 第97-103页 |
·八股批判与名教爱情剧 | 第103-109页 |
·科举策问与名教爱情剧 | 第109-123页 |
·民族矛盾与战争 | 第110-113页 |
·权臣与阉党 | 第113-115页 |
·结社、党争与科举 | 第115-123页 |
5. 正统礼乐文化与名教爱情剧 | 第123-137页 |
·戏曲批判对名教爱情剧的影响 | 第123-132页 |
·礼乐治国观念与名教爱情剧 | 第132-137页 |
结语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