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二章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23页 |
第一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的环境 | 第15-17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第15页 |
二、人文生态环境 | 第15-16页 |
三、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的来源与发展 | 第17-23页 |
一、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的来源 | 第17页 |
二、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的发展 | 第17-23页 |
第三章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研究 | 第23-46页 |
第一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概述 | 第23-25页 |
一、艺术语言概念 | 第23页 |
二、艺术语言特点 | 第23页 |
三、艺术语言表现形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的程式表现 | 第25-31页 |
一、艺术语言的程式 | 第25-26页 |
二、艺术语言程式的符号表现 | 第26-30页 |
三、艺术语言程式的传承方式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形神表现 | 第31-36页 |
一、艺术语言的形神关系 | 第31页 |
二、艺术语言形神的点、线、面表现 | 第31-36页 |
第四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虚实表现 | 第36-42页 |
一、艺术语言的虚实概念 | 第36-37页 |
二、艺术语言虚实“散点透视”布局的表现 | 第37-39页 |
三、艺术语言虚实“留白”布局的表现 | 第39-42页 |
第五节 恩施土家族地区傩愿戏艺术语言的气韵表现 | 第42-46页 |
一、气韵的界定 | 第42页 |
二、艺术语言气韵的生命节奏表现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