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27页 |
一、1980年代后期以来女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女性形象 | 第10-18页 |
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困境的逻辑悖论 | 第18-27页 |
第一章 生态主义叙事 | 第27-55页 |
第一节 生态主义叙事中的主要观点 | 第27-42页 |
一、生态主义 | 第27-31页 |
二、生态女性主义 | 第31-38页 |
三、马克思主义论人性 | 第38-40页 |
四、生态政治学对经济理性和女性依附地位的反思 | 第40-42页 |
第二节 生态主义叙事与女性形象 | 第42-55页 |
一、真与美的化身:“家事裁决”中的自然与女性 | 第42-45页 |
二、血─水─土地─家:女性形象的生态主义叙事 | 第45-55页 |
第二章 生态主义视镜中女性形象的生命原型 | 第55-71页 |
第一节 《黄绣球》面世的社会历史语境 | 第55-62页 |
第二节 启蒙叙事与家园意识的觉醒 | 第62-66页 |
第三节 生态主义视镜中蜕旧变新的新女性──黄绣球 | 第66-71页 |
一、黄绣球的“天赋人权”说 | 第66-67页 |
二、女性身体在“国民之母”意义上的解放 | 第67-68页 |
三、黄绣球的女性“宇宙观”或“地球中心说” | 第68-71页 |
第三章 “天涯一孤鸿”──寻找家园的“真”女性 | 第71-93页 |
一、家园的嬉戏者 | 第71-79页 |
二、身体的发现 | 第79-84页 |
三、无地而仿徨 | 第84-90页 |
四、母性家园的寻找 | 第90-93页 |
第四章 “母以子为贵”──护佑家园的“善”女性 | 第93-118页 |
一、生命情怀和游戏精神 | 第96-100页 |
二、生死轮回中的涅槃 | 第100-105页 |
三、天地之间身心合一的自然女性 | 第105-111页 |
四、“一空依傍”的美丽女性 | 第111-118页 |
第五章 两性情欲中的“爱”与“美”女性 | 第118-136页 |
一、《木犀》 | 第118-122页 |
二、《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迟桂花》 | 第122-127页 |
(一) 《春风沉醉的晚上》 | 第123-124页 |
(二) 《迟桂花》 | 第124-127页 |
三、轻盈的理性与沉重的肉身 | 第127-136页 |
(一) 丁玲笔下的女性与自然 | 第128-132页 |
(二) 丁玲的“身体”之思 | 第132-136页 |
结语 | 第136-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2-153页 |
后记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