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国家赔偿法》中的“违法”原则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广义说与狭义说 | 第12-13页 |
二、结果违法与行为违法 | 第13页 |
三、“违法”主客观标准之论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一、法律解释的方法 | 第14-16页 |
二、研究路径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一、《国家赔偿法》出台前有关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之分歧 | 第17页 |
二、《国家赔偿法》出台后对国家赔偿法归责原则的探讨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国家赔偿法》文本中的“违法”概念与其他法律中相关概念的对接 | 第20-27页 |
一、《国家赔偿法》文本中的“违法” | 第20-21页 |
二、《国家赔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对接 | 第21-22页 |
三、《国家赔偿法》与《民法通则》的对接 | 第22页 |
四、《国家赔偿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对接 | 第22-23页 |
五、《国家赔偿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对接 | 第23-24页 |
六、《国家赔偿法》与《宪法》的对接 | 第24-25页 |
七、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违法”概念的法理内涵与功能定位 | 第27-37页 |
第一节 历史视角:“违法”概念的产生及其变迁 | 第27-30页 |
一、西方“违法”概念的发展 | 第27-28页 |
二、我国“违法”概念的发展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具体涵义:“违法”与其他概念之比较 | 第30-37页 |
一、违法与侵权 | 第30-32页 |
二、违法与过错 | 第32-33页 |
三、违法与合法 | 第33-35页 |
四、小结:违法的内涵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国家赔偿法》文本中的“违法”能否作为归责原则辨析 | 第37-48页 |
第一节 “违法”不能作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 | 第37-43页 |
一、“违法”不能包含引起国家赔偿责任的所有行为 | 第37-40页 |
二、“违法”不能否认侵权行为之过错要件的存在 | 第40-41页 |
三、“违法”不能涵盖违法行政致害的客体 | 第41-42页 |
四、“违法原则”不具备“原则”的弹性要求 | 第42页 |
五、“违法”原则欠缺违法阻却事由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构建以“违法”概念为基础的国家赔偿制度的多元归责体系 | 第43-48页 |
一、过错原则之适用 | 第44-46页 |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之适用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