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环境ADR机制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环境纠纷概述第8-11页
   ·环境纠纷的概念第8页
   ·环境纠纷的特点第8-9页
     ·环境纠纷的原因具有复杂性第8页
     ·环境纠纷主客体具有不确定性第8页
     ·环境纠纷具有社会性第8-9页
     ·环境纠纷具有地域性第9页
     ·环境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力量对比不平等第9页
   ·环境纠纷的类型第9-10页
   ·环境纠纷的法律属性第10-11页
第二章 ADR 基本理论与环境 ADR 机制第11-18页
   ·ADR 基本理论第11-14页
     ·ADR 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第11-12页
     ·ADR 的主要形式第12-14页
   ·环境 ADR 机制第14-18页
     ·环境 ADR 机制的产生与发展第14-15页
     ·环境 ADR 机制的意义第15-16页
     ·环境 ADR 制度类型第16-18页
第三章 有关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的环境 ADR 机制的现状第18-26页
   ·美国环境 ADR 制度第18-19页
   ·韩国环境 ADR 制度第19-20页
     ·前期调解第19页
     ·调解第19-20页
     ·仲裁第20页
   ·日本环境 ADR 制度第20-21页
     ·公害苦情投诉制度第20页
     ·公害防止协定第20页
     ·行政处理第20-21页
   ·我国台湾地区环境 ADR 制度第21页
     ·公害陈情处理第21页
     ·公害防止协定第21页
     ·调处第21页
     ·裁决第21页
   ·我国环境 ADR 机制的现状第21-26页
     ·我国现有环境 ADR 机制的规定和主要方式第21-23页
     ·我国环境 ADR 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第四章 我国环境 ADR 机制的完善第26-29页
   ·加强环境 ADR 的相关立法第26页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完善第26-27页
   ·环境纠纷仲裁机制的建立第27-28页
     ·环境纠纷仲裁机构的设置第27页
     ·环境纠纷仲裁的费用第27页
     ·环境纠纷仲裁申请人资格第27页
     ·环境纠纷仲裁的程序第27-28页
   ·树立正确的环境纠纷理念第28-29页
结论第29-30页
注释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与获奖情况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民健康权的实现与国家义务研究
下一篇:基于AQP-2研究缩泉丸补肾缩尿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