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 第13-17页 |
| 2 研究区 | 第17-34页 |
| ·选取依据 | 第17-18页 |
| ·研究区及社区概况 | 第18-34页 |
| 3 可持续生计分析与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规划 | 第34-61页 |
| ·参与式农村社区调查 | 第34页 |
| ·可持续生计对比分析研究 | 第34-51页 |
| ·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规划 | 第51-59页 |
| ·战略选择 | 第59-61页 |
| 4 喀斯特地区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模式研究 | 第61-97页 |
| ·半坡社区—参与式生态养殖业模式 | 第61-66页 |
| ·王家寨社区—参与式庭园生态经济模式 | 第66-72页 |
| ·羊昌洞社区—生态畜牧业模式 | 第72-80页 |
| ·查尔岩社区—庭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第80-82页 |
| ·七0 三社区—新农村建设模式 | 第82-87页 |
| ·泡桐树社区—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模式 | 第87-89页 |
| ·岭岗上社区—参与式水资源管理模式 | 第89-97页 |
| 5 不同类型喀斯特农村社区可持续能力评价 | 第97-114页 |
| ·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 | 第97-98页 |
| ·生态足迹的计算及分析 | 第98-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4页 |
| 6 喀斯特地区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与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防治 | 第114-116页 |
| ·喀斯特高原山地区 | 第114页 |
| ·喀斯特高原盆地区 | 第114-115页 |
| ·喀斯特高原峡谷区 | 第115页 |
| ·喀斯特地区河流中游地区 | 第115页 |
| ·喀斯特地区河流下游地区 | 第115-116页 |
| 7 结论与讨论 | 第116-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