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词表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41页 |
一.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13-22页 |
·历代文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描述 | 第13-14页 |
·病因病机 | 第14页 |
·辨证分型 | 第14-15页 |
·常用治法 | 第15-17页 |
·治疗概况 | 第17-22页 |
二.西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22-36页 |
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分级 | 第22-23页 |
2.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 第23-25页 |
3.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 第25-36页 |
三.心力衰竭与代谢重构 | 第36-41页 |
1.衰竭心脏代谢重构表现 | 第36-38页 |
2.能量代谢重构的可能机制 | 第38-39页 |
3.代谢重构在HF中的作用及意义 | 第39-41页 |
实验一 | 第41-71页 |
1.材料 | 第41-42页 |
2.动物疾病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 第42-43页 |
3.观察指标 | 第43-51页 |
4.统计学分析 | 第51页 |
5.结果 | 第51-60页 |
讨论 | 第60-70页 |
一.疾病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二.心脉通对HF大鼠一般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三.心脉通对HF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62-65页 |
四.心脉通对HF大鼠心肌组织β3受体、PPARα基因变化 | 第65-66页 |
五.心脉通改善代谢重构的机制 | 第66-67页 |
六.方药分析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实验二 | 第71-88页 |
1.实验材料 | 第71-72页 |
2.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3.统计学分析 | 第74页 |
4.实验结果 | 第74-80页 |
讨论 | 第80-87页 |
一、心脉通治疗机理的研究方法 | 第80-86页 |
二、心脉通含药血清对H202损伤的心肌细胞β3受体、PPARα的影响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发表论文 | 第105-107页 |
附录 | 第107-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