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研究思路(用图表表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存款保险制度风险防范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15-17页 |
·银行挤兑与存款保险 | 第15-17页 |
·存款保险的负效应 | 第17页 |
第二节 与存款保险制度相关的风险防范理论 | 第17-20页 |
·金融不稳定假说 | 第17-18页 |
·偿付能力基准理论 | 第18-19页 |
·限制理论 | 第19页 |
·银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BERM)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第20-23页 |
·存款保险机构和损失最小化 | 第20-21页 |
·存款保险体系中的资金来源及资金管理 | 第21-22页 |
·新巴塞尔协议与存款保险 | 第22页 |
·基于风险的费率制度 | 第22-23页 |
第四节 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及基础结构 | 第23-26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 | 第23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结构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存款保险制度与风险的关联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各种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实行背景 | 第26-28页 |
·强制存款保险制度与自愿存款保险制度 | 第26页 |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 第26-27页 |
·限额存款保险制度与全额存款保险制度 | 第27-28页 |
·单一费率存款保险制度与差别费率存款保险制度 | 第28页 |
第二节 存款保险制度与风险的关联分析 | 第28-34页 |
·存款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风险类别 | 第28-31页 |
·不同存款保险制度与风险的关联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节 存款保险制度风险成因的分析 | 第34-38页 |
·保险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 第34-35页 |
·银行“市场惩戒”和“公众监督”的缺失 | 第35页 |
·投保人自身风险管理的失误 | 第35页 |
·金融货币危机的国际传导 | 第35-36页 |
·监管机构的容忍与拖延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金融危机与存款保险制度的案例分析 | 第38-49页 |
第一节 墨西哥金融危机中保险人对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防范 | 第38-41页 |
·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险人面临的风险 | 第38-39页 |
·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的效果分析 | 第39-41页 |
·墨西哥金融危机对存款保险制度保险人的启示 | 第41页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保险人对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防范 | 第41-45页 |
·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存款保险制度保险人的困惑 | 第41-43页 |
·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日本对存款保险制度保险人的启示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美国上世纪80 年代银行倒闭与存款保险制度立法改革 | 第45-49页 |
·危机中美国FDIC 的角色 | 第45-46页 |
·基于银行危机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改革——保险人风险的规避 | 第46-49页 |
第五章 未来我国保险人对存款保险制度风险防范 | 第49-57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防范 | 第50-54页 |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50-51页 |
·建立强制存款保险制度时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51-52页 |
·实行限额存款保险制度时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52-53页 |
·差别费率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时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53-54页 |
第三节 未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的风险防范 | 第54-57页 |
·实施审慎性监管原则 | 第55页 |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 第55-56页 |
·加强存款人约束 | 第56页 |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教材和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