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济宁市嘉祥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2-21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宏观背景第12页
     ·区域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土地管理,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第13-14页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14页
     ·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14-15页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改进规划的操作性第15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20页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第15-16页
     ·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律研究第16-17页
     ·土地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第17-1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8-20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1页
2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概述第21-29页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第21-22页
   ·影响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第22-24页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第24-25页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依据第25-29页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第25页
     ·土地区位理论第25-27页
     ·地租理论第27-2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8-29页
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程序、方法及指标体系第29-33页
   ·评价程序第29-31页
     ·确定评价等级系统第29页
     ·确定评价标准第29-31页
     ·选定评价方法第31页
   ·评价的方法第31-32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31页
     ·聚类分析法第31页
     ·综合评分法第31-32页
   ·指标体系第32-33页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32-33页
     ·指标选择的方法第33页
     ·指标的确定第33页
4 济宁市嘉祥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第33-64页
   ·研究区概况第33-36页
     ·地理位置第33-34页
     ·自然环境第34-35页
     ·经济结构第35-36页
     ·嘉祥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第36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6-40页
     ·目标层(A)第36-37页
     ·准则层(B)第37-38页
     ·指标层(C)第38-40页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第40-48页
     ·数据标准化第40-42页
     ·计算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第42-45页
     ·主成分确定第45-46页
     ·评价结果第46-48页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第48-64页
     ·聚类分析第48-52页
     ·多因素综合评价第52-64页
5 促进嘉祥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及建议第64-67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集约用地思想意识第64页
   ·科学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第64-65页
   ·大力推进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用地第65-66页
   ·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定额标准,控制建设增量用地第66-67页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第67页
6 结语与讨论第67-70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7-68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68-69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下一篇:低温胁迫和盐胁迫下嫁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抗氧化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