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制项目的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国内实施代建制的意义 | 第7-8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与框架 | 第8-11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第二章 我国代建制发展概述 | 第11-17页 |
·代建制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代建制项目与传统项目的风险 | 第12-17页 |
·代建制的主要应用模式 | 第12页 |
·代建制管理模式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 | 第12-13页 |
·代建制项目与传统建设项目的风险比较分析 | 第13-17页 |
第三章 代建制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17-30页 |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选择 | 第17-20页 |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17-19页 |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第19-20页 |
·代建制项目的风险因素 | 第20-28页 |
·政策风险 | 第20-22页 |
·环境风险 | 第22-23页 |
·人的风险 | 第23-24页 |
·设备风险 | 第24页 |
·材料风险 | 第24-25页 |
·安全风险 | 第25-26页 |
·经济风险 | 第26-27页 |
·管理风险 | 第27页 |
·环保风险 | 第27页 |
·特殊风险 | 第27-28页 |
·代建制项目风险评价体系的确定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代建制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 第30-39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5页 |
·AHP法初步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第30-33页 |
·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家个体权重系数 | 第33-35页 |
·确定风险指标的最终权重 | 第35页 |
·风险指标的度量 | 第35-37页 |
·综合风险度的计算 | 第37页 |
·风险指标等级标准及评定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代建制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39-58页 |
·工程项目简介 | 第39-40页 |
·对风险进行识别 | 第40-44页 |
·建立代建制项目风险评价体系 | 第44-45页 |
·风险评价过程 | 第45-57页 |
·AHP法初步确定指标权重向量 | 第45-50页 |
·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家个体权重系数 | 第50-53页 |
·确定风险指标的最终权重 | 第53-54页 |
·风险指标的度量 | 第54-55页 |
·综合风险度的计算 | 第55-56页 |
·风险指标等级标准及评定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