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以山东威海为个案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序言第12-34页
 一、本选题的由来和意义第12-19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9-30页
  (一) 关于信访史与信访个案的研究第20-21页
  (二)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研究第21-23页
  (三) 关于公民信访的内容、特点、成因、规律第23-25页
  (四) 关于信访制度的性质作用、存在问题与改革方向第25-28页
  (五) 中外动态与比较第28-29页
  (六)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第29-30页
 三、选题的创新之处和难点问题第30-32页
  (一) 选题的创新之处第30-31页
  (二) 主要难点问题第31-32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32-34页
第一章 1978年前中国信访史简要回顾第34-62页
 一、1949年前民众信访的历史进程第34-43页
  (一) 告御状——古老的信访形式第34-36页
  (二) 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的信访活动第36-37页
  (三) 告御状与中国共产党的信访制度第37-39页
  (四) 1949年前威海信访概况第39-43页
 二、1949年至1977年信访工作第43-57页
  (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信访工作第43-47页
  (二) 20世纪50年代初期威海信访工作第47-49页
  (三) 第一次信访高潮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国信访工作第49-54页
  (四) 1956年至1966年威海信访工作第54-57页
 三、1966年至1977年信访工作第57-62页
第二章 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信访工作第62-88页
 一、1978年至1981年第四次信访高潮及其处理第62-65页
  (一) 第四次信访高潮的标志、背景与成因第62-63页
  (二) 第四次信访高潮的处理与评价第63-65页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信访观第65-70页
 三、1978年至1981年威海信访工作第70-73页
  (一) 信访状况第70-71页
  (二) 信访机构第71页
  (三) 信访工作原则和基本做法第71-73页
 四、20世纪80年代信访工作第73-86页
  (一) 1982年至1985年全国信访工作第73-75页
  (二) 1982年至1985年威海信访工作第75-78页
  (三) 1986年至1990年全国信访工作第78-79页
  (四) 1986年至1990年威海信访工作第79-86页
 五、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威海信访工作基本评价第86-88页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信访工作第88-113页
 一、1991年至1995年中国信访工作第88-89页
 二、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信访观第89-94页
 三、1995年《信访条例》分析第94-96页
 四、1991年至1995年威海信访工作第96-103页
  (一) 1991年至1995年威海信访状况第96-98页
  (二) 威海信访组织机构第98-100页
  (三) 1991年至1995年威海信访工作第100-103页
 五、第五次信访高潮与处理第103-106页
 六、1996年至2000年威海信访工作第106-111页
 七、20世纪90年代威海信访工作基本评价第111-113页
第四章 21世纪之初信访工作第113-151页
 一、2001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第113-120页
  (一) 21世纪之初的信访高潮第113-116页
  (二) 全国信访工作状况第116-120页
 二、2005年《信访条例》分析第120-125页
 三、威海信访特点和信访工作第125-151页
  (一) 威海信访特点第125-139页
  (二) 威海信访工作第139-151页
第五章 对威海以及中国信访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第151-218页
 一、1978年以来威海信访工作总体评价第151-156页
 二、威海以及中国信访高位运行的成因分析第156-167页
 三、信访制度的性质与作用第167-169页
 四、现行信访制度的不足第169-172页
 五、信访制度存废论——对几种流行观点的辨析第172-176页
 六、信访与调解、诉讼等途径的比较第176-183页
  (一) 信访制度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第176-179页
  (二) 信访制度与仲裁和调解第179-183页
 七、信访工作的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3-198页
  (一) 如何估价信访形势是一个基本前提第183-184页
  (二) 信访机制困境第184-198页
 八、信访良性运行的基本对策思考第198-218页
  (一) 信访法治化是必由之路第198-203页
  (二) “阳光信访”是取信于民的关健第203-206页
  (三) 创新科学的信访机制第206-208页
  (四) 不断加大各类调解的比重第208-209页
  (五) 思想与心理疏导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第209-212页
  (六) 注重借鉴吸收境外的经验与做法第212-218页
结束语第218-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28页
后记第228-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西文化基本精神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