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2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2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创新与局限性第13-15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13-14页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农民工与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5-22页
   ·农民工的基本理论概述第15-19页
     ·农民工的概念界定与定位第15-16页
     ·农民工产生的动因第16-17页
     ·我国农民工群体—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之第三元第17-19页
   ·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9-22页
     ·失业的界定第19页
     ·失业保险的内涵、特征、类型第19-21页
     ·失业保险法律关系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2-29页
   ·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第22-25页
     ·相关立法第22-23页
     ·相关实践模式—以京、沪两地为例第23-25页
   ·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29页
     ·保障制度缺失第25-26页
     ·保障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第26-29页
第四章 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第29-35页
   ·必要性分析第29-31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需要第29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第29-30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需要第30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第30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需要第30-31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31页
   ·可行性分析第31-35页
     ·经济可行性第31-33页
     ·认知可行性第33-34页
     ·立法可行性第34-35页
第五章 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5-41页
   ·国外相关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经验第35-37页
     ·农民工失业保障的国际立法与实践经验第35-36页
     ·失业保险制度的国际立法与实践经验第36-37页
   ·可供我国借鉴的相关国际经验总结第37-41页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设立须从具体的国情和国力出发第37页
     ·农民工失业保险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且保障水平的基线不宜过高第37-38页
     ·农民工失业保险基金的经营管理和监督机制第38页
     ·实行政府指导意义下的个人储蓄方式的农民工失业保险金制度第38-39页
     ·重视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教育保障第39-41页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民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第41-57页
   ·明确将农民工纳入国家失业保险的法律保障体系第41-42页
     ·加强农民工失业保障立法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第41-42页
     ·严格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劳动监督与监察力度第42页
     ·加强司法改革,建立健全相应的有效司法运行机制第42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第42-46页
     ·可选模式类型及评析第42-44页
     ·模式选择——一元化目标、多元化过渡,分类分层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第44-46页
   ·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第46-47页
     ·立足于解决农民工最迫切需要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第46页
     ·分类分层推进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原则第46页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第46页
     ·适度原则第46-47页
     ·与其他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原则第47页
   ·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具体项目设计第47-51页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制度第47-49页
     ·失业保险金的给付制度第49页
     ·失业保险的管理和监督制度第49-51页
   ·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机制建设第51-57页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第51-52页
     ·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城乡衔接的制度障碍第52-53页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分类管理信用制度第53-54页
     ·制定农民工失业保险的异地转移机制的管理办法第54页
     ·有条件地推行先进的运作模式—商业保险公司参与运作农民工失业保险第54-55页
     ·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第55-56页
     ·配套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第56-57页
第七章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下一篇:1924年至1928年阎奉关系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