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前言 | 第16页 |
·PET啤酒瓶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多层复合技术 | 第17-18页 |
·表面涂覆镀层技术 | 第18-19页 |
·单层结构的pET啤酒瓶 | 第19-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 | 第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阻隔理论基础 | 第23-42页 |
·气体在聚合物中渗透机理 | 第23-25页 |
·溶解系数 | 第24页 |
·扩散系数 | 第24-25页 |
·影响气体在聚合物中渗透性的因素 | 第25-30页 |
·气体本身分子特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聚合物结构和物理形态的影响 | 第26-28页 |
·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形态对气体渗透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影响不相容聚合物的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的因素 | 第30-41页 |
·分散相液滴的形变理论 | 第30-34页 |
·黏度比与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加工工艺与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之间的关系 | 第35-37页 |
·黏弹性行为对相界面形态及层状结构的影响 | 第37-39页 |
·共混物的相容性与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之间的关系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42-48页 |
·前言 | 第42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主要原料与规格 | 第43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43页 |
·PET与高阻隔材料共混物的制备 | 第43-45页 |
·直接共混注射拉伸吹塑成型 | 第43-44页 |
·造粒法共混注射拉伸吹塑成型 | 第44-45页 |
·共混物相形态和阻隔性的表征 | 第45-47页 |
·共混物相形态的观察 | 第45页 |
·共混物阻隔性能的测试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8-89页 |
·PET瓶的成型工艺过程 | 第48-53页 |
·塑料瓶的各种成型工艺的特点 | 第48页 |
·注射拉伸成型 PET瓶 | 第48-49页 |
·注射模塑成型瓶坯和拉伸成型的共混物微观相形态比较 | 第49-52页 |
·原料共混方式对共混体系形态的影响 | 第52-53页 |
·聚合物的本体阻隔性能和流变性能 | 第53-55页 |
·PET、MXD6和EVOH树脂的本体阻隔性能 | 第53-54页 |
·PET、MXD6和EVOH树脂的流变特性 | 第54-55页 |
·PET/MXD6、PET/EVOH共混体系相容性的改进 | 第55-56页 |
·PET/MXD6共混体系阻隔性的研究 | 第56-71页 |
·配方组成配比与PET/MXD6共混物阻隔性能的关系 | 第56-64页 |
·加工工艺参数对PET/MXD6共混物阻隔性能的影响 | 第64-71页 |
·PET/EVOH共混体系阻隔性的研究 | 第71-83页 |
·配方组成配比与PET/EVOH共混物阻隔性能的关系 | 第71-78页 |
·加工工艺参数对PET/EVOH共混物阻隔性能的影响 | 第78-83页 |
·PET/MXD6与PET/EVOH共混体系的性能比较 | 第83-88页 |
·阻隔性能的比较 | 第83-84页 |
·制备PET瓶的透明性比较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9-91页 |
·工作总结 | 第89-90页 |
·本文不足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5-96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