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3页 |
一、美国有限责任合伙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8页 |
(一) 该制度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 第13-15页 |
(二) 制度产生的合理性分析 | 第15-18页 |
二、有限责任合伙制度在我国的引入 | 第18-23页 |
(一) 制度引入的特定行业背景及相关立法过程 | 第18-20页 |
(二) 对我国原有理论及其该制度引入的简要分析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有限责任合伙中有限责任之适用:美国的经验 | 第23-28页 |
一、该制度在美国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演变 | 第23-25页 |
(一) 初期 | 第23-24页 |
(二) 发展期 | 第24-25页 |
(三) 成熟期 | 第25页 |
二、对美国经验的评析与借鉴 | 第25-28页 |
(一) 评析 | 第25-26页 |
(二) 借鉴 | 第26-28页 |
第三章《合伙企业法》第57 条分析(一):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分 | 第28-3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二、侵权抑或违约——比较法分析 | 第29-31页 |
(一) 法律性质 | 第29-30页 |
(二) 具体的解决思路 | 第30-31页 |
三、对上述问题基于中国法的分析 | 第31-33页 |
(一) 中国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 | 第31-32页 |
(二) 对《合伙企业法》第57 条是否适用于违约情形的补充分析 | 第32-33页 |
四、案例分析之一 | 第33-38页 |
(一) 案情简介 | 第33-35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35-37页 |
(三) 其他适用中的难点问题 | 第37-38页 |
五、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合伙企业法》第57 条分析(二):故意与重大过失的认定 | 第39-51页 |
一、我国关于过错认定的学说 | 第39-42页 |
(一) 过错的判断标准:主观和客观之争 | 第39-40页 |
(二) 过错形式的具体区分理论 | 第40-42页 |
二、案例分析之二 | 第42-45页 |
(一) “中天勤”案件简介 | 第42-43页 |
(二) 对案例中重大过失认定标准的分析 | 第43-45页 |
三、美国法中相关认定规则的介绍及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四、对故意和重大过失的功能分析 | 第48-49页 |
五、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语:立法与司法建议 | 第51-56页 |
一、立法方面的建议 | 第51-53页 |
(一) 行业准则的完善 | 第51-52页 |
(二) 对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规定的修改建议 | 第52-53页 |
二、司法适用方面的建议 | 第53-56页 |
(一) 违约与侵权的区分 | 第53-54页 |
(二) 过错的判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