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材论文

荆芥种质资源评价与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裂叶荆芥研究进展第12-22页
 1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第12-18页
   ·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定义第12页
   ·ISSR分子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第12页
   ·ISSR分子技术的应用第12-15页
   ·结语第15-18页
 2 裂叶荆芥研究进展第18-22页
   ·种质资源研究第18页
   ·化学成分研究第18-19页
   ·药理作用研究第19-20页
   ·结语第20-22页
第二章 裂叶荆芥遗传多样性研究第22-32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22-23页
   ·供试材料第22页
   ·仪器第22页
   ·试剂第22-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总DNA的提取第23页
   ·DNA的检测第23页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23-24页
   ·引物筛选第24页
   ·I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方法第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DNA模板提取结果第24-25页
   ·条件优化结果第25-28页
   ·引物筛选结果与扩增产物的检测第28-29页
   ·聚类结果第29页
 4 讨论第29-32页
   ·春播与夏播裂叶荆芥的亲缘关系第29-30页
   ·裂叶荆芥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第30页
   ·裂叶荆芥遗传多样性第30页
   ·裂叶荆芥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的可靠性第30-32页
第三章 裂叶荆芥穗HPLC指纹图谱鉴别研究第32-50页
 1 仪器与试药第32页
 2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32-43页
   ·提取溶剂和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2-34页
   ·提取方法的选择第34-36页
   ·色谱流动相的选择第36-37页
   ·柱温的选择第37-38页
   ·参照峰的选择第38页
   ·精密度试验第38-39页
   ·稳定性试验第39页
   ·重复性试验第39-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共有峰的指定第43页
   ·有效成分峰的指定第43页
   ·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第43-47页
   ·HPLC指纹图谱统计分析第47-48页
 4 讨论第48-50页
第四章 胡薄荷酮含量测定第50-54页
 1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第50-52页
   ·实验仪器与试药第50页
   ·色谱条件第50页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50页
   ·供试品制备第50-51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51页
   ·重复性试验第51-52页
   ·精密度试验第52页
   ·稳定性试验第52页
 2 样品测定第52-53页
 3 讨论第53-54页
第五章 裂叶荆芥种子鉴别及质量标准研究第54-6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4-55页
   ·材料第54页
   ·实验仪器及用品第54页
   ·方法第54-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外观形态第55-56页
   ·种子外观形态学观察第56页
   ·发芽期间光照的选择第56-57页
   ·发芽床的确定第57页
   ·最适温度的确定第57-59页
   ·不同产地种子(不同播种期)发芽率比较第59页
   ·千粒重及净度分析第59-60页
   ·裂叶荆芥与伪品的比较鉴别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2页
   ·裂叶荆芥和疏柔毛罗勒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第61页
   ·裂叶荆芥种子的质量标准探讨第61页
   ·药用植物种子储存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第61页
   ·加强药用植物的种子生理学研究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附图第66-70页
个人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立高等学校教育中的行政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人/猪造血嵌合体的初步构建及分子不相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