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公共环境休息设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休息设施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国内休息设施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外休息设施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外休息设施设计现状 | 第18-20页 |
·国内休息设施设计现状 | 第20-22页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城市休息设施相关理论概述 | 第24-39页 |
·基本概念 | 第24-26页 |
·空间与城市空间 | 第24页 |
·公共空间 | 第24-25页 |
·场所理论 | 第25-26页 |
·公共环境设施相关概念 | 第26-28页 |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 | 第26-27页 |
·休息设施 | 第27-28页 |
·休息设施的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个性化与人性化 | 第28-29页 |
·技艺化与系列化 | 第29-30页 |
·生态化原则指导下的休息设施 | 第30页 |
·休息设施与环境空间 | 第30-38页 |
·休息设施与城市环境 | 第30-31页 |
·休息设施与城市空间 | 第31-32页 |
·休息设施的空间环境 | 第32-33页 |
·休息设施与空间布置 | 第33-35页 |
·休息设施与人机系统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地域文化视点与理论 | 第39-51页 |
·文化 | 第39-40页 |
·文化概念 | 第39页 |
·文化特点 | 第39-40页 |
·地域文化 | 第40-43页 |
·地域文化概念 | 第40-41页 |
·地域文化特点 | 第41页 |
·地域文化形成因素 | 第41-43页 |
·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43-48页 |
·地域文化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 第43-46页 |
·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 第46-48页 |
·地域文化与环境 | 第48-49页 |
·自然环境 | 第48-49页 |
·人文环境 | 第49页 |
·社会环境 | 第49页 |
·地域文化与环境设施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地域文化在休息设施中的运用 | 第51-90页 |
·地域文化理论的设计思路 | 第51-53页 |
·地域文化理论的设计出发点 | 第51页 |
·地域文化的设计目标 | 第51-52页 |
·地域文化的设计途径 | 第52-53页 |
·宏观策略 | 第53-56页 |
·休息设施的设计原则 | 第53-54页 |
·休息设施的合理化 | 第54-56页 |
·中观策略 | 第56页 |
·微观策略 | 第56-58页 |
·调研分析 | 第58-89页 |
·西安西大街 | 第58-63页 |
·大雁塔文化休闲区 | 第63-74页 |
·骡马市商业步行街 | 第74-78页 |
·曲江遗址公园 | 第78-82页 |
·小寨商业圈 | 第82-86页 |
·紫薇田园都市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西安市休息设施研究 | 第90-123页 |
·西安市地域概况 | 第90-98页 |
·区域特征 | 第90-91页 |
·气候特征 | 第91-94页 |
·自然资源特征 | 第94-95页 |
·历史文化特征 | 第95-98页 |
·西安市城市规划 | 第98-103页 |
·西安城市格局 | 第98-100页 |
·西安市道路交通 | 第100-101页 |
·西安建筑风格 | 第101-102页 |
·西安可持续发展化 | 第102-103页 |
·西安市休息设施 | 第103-109页 |
·西安市休息设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03-105页 |
·不同年龄群与休息设施 | 第105-107页 |
·西安市休息设施存在的问题 | 第107-108页 |
·解决思路 | 第108-109页 |
·西安市具体休息设施设计 | 第109-122页 |
·西安城市环境定位 | 第109-111页 |
·、西安市休息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 第111-122页 |
·本章小节 | 第122-123页 |
结语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附录一 西安市休息设施状况调查表 | 第128-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