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2章 船山与屈子精神之契合 | 第12-18页 |
·现实基础——时地相疑 | 第12-14页 |
·精神内核——忠心尚仿佛 | 第14-18页 |
第3章 诠释原则 | 第18-34页 |
·用达微言,蕴蓄己意 | 第18-26页 |
·描述原意,暗度陈仓 | 第22-23页 |
·引而申之,触类而长 | 第23-24页 |
·代为立言,《九昭》明志 | 第24-26页 |
·就文即事,顺理诠定 | 第26-34页 |
·训诂 | 第27-29页 |
·考证 | 第29-34页 |
第4章 诠释方式:"释"与"评"的融合 | 第34-52页 |
·通释 | 第34-45页 |
·逻辑性 | 第35-40页 |
·结构性 | 第40-43页 |
·文学性 | 第43-45页 |
·评论 | 第45-52页 |
·对屈赋艺术的评价 | 第45-47页 |
·对其它《楚辞》作品的评价 | 第47-49页 |
·意象论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