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31页 |
1 引言 | 第14页 |
2 异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肿瘤 | 第14-18页 |
·异位hCG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恶性肿瘤细胞表达异位hCG的机理 | 第15页 |
·异位hCG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 第15-17页 |
·异位hCG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特征 | 第15页 |
·异位hCG是肿瘤的自分泌生长调节 | 第15-16页 |
·异位hCG与肿瘤的转移特性有关 | 第16页 |
·异位hCG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有关 | 第16-17页 |
·异位hCG作为肿瘤的治疗靶点 | 第17-18页 |
3 异位hCG与环氧合酶-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联系 | 第18-22页 |
·环氧合酶-2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环氧合酶-2与子宫内膜癌 | 第19-21页 |
·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CO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 第20页 |
·COX-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环氧化酶抑制剂的抗肿瘤研究 | 第21-22页 |
4 展望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1页 |
第一部分 子宫内膜癌HCG自分泌的实验研究 | 第31-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细胞来源 | 第31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细胞培养 | 第32页 |
·放射免疫定量法 | 第32-33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3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不同培养时间三种细胞株HCG分泌量检测结果 | 第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αhCG、βhCG和COX-2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 | 第40-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页 |
·标本来源 | 第40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图 | 第47-50页 |
第三部分 外源性hCG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第5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细胞及实验动物来源 | 第50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50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0-52页 |
·研究方法 | 第52-54页 |
·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裸鼠移植瘤组织纤维化测定 | 第52-53页 |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在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 | 第53页 |
·裸鼠移植瘤中坏死面积测定 | 第53-54页 |
·裸鼠移植瘤细胞形态观察 | 第5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4页 |
2.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hCG对裸鼠移植瘤成瘤率及瘤重的影响 | 第54-55页 |
·hCG对裸鼠移植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 第55页 |
·hCG对裸鼠移植瘤组织Ki-67的影响 | 第55页 |
·hCG对裸鼠移植瘤组织坏死面积的影响 | 第55-56页 |
·hCG对裸鼠移植瘤组织子宫内膜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图 | 第62-68页 |
第四部分 子宫内膜癌hCG异位自分泌的意义及对COX-2的调节作用 | 第68-8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5页 |
·细胞系 | 第68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68-70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70-72页 |
·研究方法 | 第72-75页 |
·细胞培养 | 第72页 |
·MTT实验检测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对JEC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72-73页 |
·MTT实验检测hCG对JEC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73页 |
·MTT实验检测hCG增加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对JEC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73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73-7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74-75页 |
2.结果 | 第75-79页 |
·NS398对JEC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75页 |
·hCG对JEC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hCG增加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JEC细胞的抑制作用 | 第76-79页 |
·hCG对JEC细胞株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9页 |
3 讨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全文结论 | 第83-84页 |
附录Ⅰ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84-87页 |
附录Ⅱ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7-88页 |
附录Ⅲ 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