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SOFC-GT 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 | 第12-17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2-15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17-29页 |
·压气机的数学模型 | 第17页 |
·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模型 | 第18-29页 |
·SOFC 物质平衡的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SOFC 电流密度模型 | 第20页 |
·SOFC 可逆电压计算模型 | 第20-22页 |
·SOFC 活化过电位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SOFC 浓度差过电位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SOFC 欧姆过电位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SOFC 能量平衡的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9-41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 第29-31页 |
·系统参数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1-41页 |
·压气机压比对SOFC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燃料流量对SOFC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空气流量对SOFC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蒸汽—碳比对SOFC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燃料利用率对SOFC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yong 分析模型及计算结果 | 第41-52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yong 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41-49页 |
·环境模型 | 第41-42页 |
·yong 的组成 | 第42-43页 |
·系统物理yong 的计算 | 第43-45页 |
·系统化学yong 的计算 | 第45-47页 |
·系统各组件的yong 平衡方程 | 第47-49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yong 分析计算结果 | 第49-52页 |
第六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数学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第52-63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 | 第52-54页 |
·系统参数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4-59页 |
·压气机压比对SOFC-GT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燃料流量对SOFC-GT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空气流量对SOFC-GT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蒸汽—碳比对SOFC-GT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燃料利用率对SOFC-GT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系统yong 分析结果 | 第59-6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