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论文--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刍议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8页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7页
     ·民族主义的界定第9-11页
     ·民族主义的分类第11页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第11-12页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第12-16页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民族主义的基本理论第18-24页
   ·“民族”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民族主义的类型第21-22页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第22-24页
3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第24-26页
   ·“五四”前后时间的界定第24页
   ·历史背景第24-26页
4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代表及其言论第26-48页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第26-31页
     ·发扬民族精神,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第26-28页
     ·新民族主义第28-31页
   ·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第31-34页
     ·健全的爱国论与世界主义第31-32页
     ·发展民族的“文化力”第32-33页
     ·充分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本质第33-34页
   ·陈独秀的民族主义思想第34-39页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第34-35页
     ·反对帝国主义,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第35-37页
     ·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第37-38页
     ·世界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未来第38-39页
   ·胡适的民族主义思想第39-42页
     ·责己不责人第39-40页
     ·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第40-42页
   ·李大钊的民族主义思想第42-48页
     ·发文号召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第42-44页
     ·综合中西优秀文化,发展“第三文明”第44-45页
     ·新民思想第45-46页
     ·弱小民族应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强权第46-48页
5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特征第48-53页
   ·反帝与反封建的统一第48页
   ·文化民族主义空前高涨与现代性吁求的统一第48-49页
   ·民族主义的特殊形式:批判的民族主义第49-50页
   ·民族主义的超越形式:世界主义第50-52页
   ·中国民族主义者诉求的道路不一,但目标同一第52-53页
6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现代启示第53-56页
7 结语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宅小区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下一篇:作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