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桐城派“文气”理论及其选评、创作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桐城派"文气"理论的发展第12-27页
   ·清代之前"文气论"的发展梗概第12-15页
   ·桐城派"文气论"的发展及特点第15-27页
     ·戴名世的"精、气、神合一"论第16-17页
     ·方苞的"义法雅洁"论第17-19页
     ·刘大櫆的"神气"论第19-23页
     ·姚鼐的"文气"理论第23-27页
第二章 桐城派"文气"理论影响下的古文选评活动第27-35页
   ·对司马迁及《史记》的选评第27-29页
   ·对唐宋八大家作品的选评第29-31页
   ·对明代归有光作品的选评第31-35页
第三章 "文气"审美观与"桐城三祖"的创作第35-42页
   ·"清真雅洁"之气的方苞散文作品第35-37页
   ·"波澜壮阔"之气的刘大櫆散文作品第37-39页
   ·"平淡自然"之气的姚鼐散文作品第39-42页
第四章 桐城派"文气"理论的意义第42-47页
   ·"文气"理论的系统化传承第42页
   ·将评诗之语引入评文第42-44页
   ·注重古文创作形式第44-47页
余论 桐城派"文气"理论的现代阐释与重构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歌行发展的历史化研究
下一篇:山西70后作家小说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