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废渣的稳定化/固化处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砷渣来源及其危害性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硫酸生产工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 ·硫酸生产废渣的产生及危害 | 第11-12页 |
| ·含砷废渣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稳定化固化处理 | 第12-15页 |
| ·资源化利用技术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砷渣处理几种具体技术研究简介 | 第16-17页 |
| ·本课题来源、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采取的技术手段 | 第18-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技术手段 | 第19页 |
| ·技术特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实验研究部分 | 第20-31页 |
| ·实验原材料 | 第20-25页 |
| ·砷渣 | 第20-23页 |
| ·矿渣 | 第23页 |
| ·粉煤灰 | 第23-24页 |
| ·水泥以及水泥熟料 | 第24-25页 |
| ·碎石 | 第25页 |
| ·添加剂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5-27页 |
| ·试体成型方法 | 第27-28页 |
| ·物理性能测试 | 第28页 |
| ·固化体浸出液测试 | 第28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8-31页 |
| ·成型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 ·浸出实验仪器 | 第29页 |
| ·测试仪器设备 | 第29-31页 |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1-75页 |
| ·浇注成型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1-54页 |
| ·单一材料对固化体抗压强度影响试验 | 第31-34页 |
| ·确定最佳配料体系试验 | 第34-36页 |
| ·粉煤灰活性激发试验 | 第36-39页 |
| ·确定最佳水灰比试验 | 第39-40页 |
| ·确定添加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 第40-43页 |
| ·确定最佳球磨方式试验 | 第43-45页 |
| ·确定最佳搅拌时间 | 第45页 |
| ·确定最佳振动时间 | 第45-46页 |
| ·确定最佳养护条件试验 | 第46-47页 |
| ·确定水泥种类及标号 | 第47-49页 |
| ·验证最佳工艺条件 | 第49-50页 |
| ·其它浇注成型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0-54页 |
| ·压制成型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4-66页 |
| ·确定最佳外掺料体系试验 | 第54-57页 |
| ·确定添加剂的成分和配比 | 第57-60页 |
| ·确定最佳水灰比试验 | 第60-61页 |
| ·确定最佳压制压力 | 第61页 |
| ·确定最佳养护条件试验 | 第61-64页 |
| ·确定水泥种类 | 第64-65页 |
| ·验证最佳工艺条件 | 第65-66页 |
| ·其它压制成型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6页 |
| ·煅烧浇注成型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6-72页 |
| ·砷渣中二水石膏含量的确定 | 第67页 |
| ·经高温煅烧后砷渣的物质成分分析 | 第67-68页 |
| ·确定最佳煅烧温度和时间 | 第68-71页 |
| ·验证最佳工艺条件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5页 |
| 第4章 稳定化/固化机理的探讨 | 第75-88页 |
| ·砷在固化体中的作用机制 | 第75-76页 |
| ·砷渣固化体分析测试结果比较 | 第76-83页 |
| ·砷渣固化体扫描电镜结果比较 | 第76-79页 |
| ·砷渣固化体 X衍射结果比较 | 第79-83页 |
|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及机理 | 第83-85页 |
| ·硅酸三钙的水化 | 第83-84页 |
| ·硅酸二钙的水化 | 第84页 |
| ·铝酸三钙的水化 | 第84-85页 |
| ·粉煤灰活性激发机理 | 第85-86页 |
| ·矿渣活性激发机理 | 第86-8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