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问题提出 | 第13页 | 
|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分析技术方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基础 | 第13-14页 | 
|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的技术方法 | 第14-15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空间分析技术方法 | 第1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可视化与分析技术的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 ·可视化技术 | 第18-22页 | 
| ·相关概念和定义 | 第18-19页 | 
| ·主要采用的三维可视化应用程序接口 | 第19-22页 | 
| ·三维实体建模相关技术 | 第22-24页 | 
| ·Delaunay三角剖分 | 第22-23页 | 
| ·CSG(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实体几何造型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三维地质模型的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25-37页 | 
|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 | 第25-31页 | 
| ·MAPGIS-TDE相关技术介绍 | 第26-29页 | 
| ·MAPGIS-TDE所能完成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 第29-31页 | 
| ·三维地质模型显示 | 第31-32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点方式显示 | 第31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线方式显示 | 第31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面方式显示 | 第31-32页 | 
| ·三维交互控制 | 第32-35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几何变换 | 第32-34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交互定位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三维地质模型的空间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37-54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查询、拾取 | 第38-39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面积、体积量算 | 第39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切割 | 第39-47页 | 
| ·规则体数据的剖切技术 | 第39页 | 
| ·非规则体数据的剖切技术 | 第39-46页 | 
| ·剖切路径的定义与实现 | 第46-47页 | 
| ·地质模型的水平切割、折线切割及组合切割 | 第47-48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剖面图及栅状图的形成 | 第48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隧道模拟 | 第48-52页 | 
| ·隧道建模 | 第48-49页 | 
| ·隧道建模思想 | 第49-51页 | 
| ·隧道切割 | 第51页 | 
| ·隧道模拟 | 第51-52页 | 
| ·三维地质模型的基坑开挖 | 第52页 | 
| ·虚拟钻探 | 第52-53页 | 
| ·本章总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4-61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 ·面向城市地质领域 | 第54页 | 
| ·实用与先进性 | 第54页 | 
| ·标准化 | 第54-55页 | 
| ·可视化 | 第55页 | 
| ·网络化与集成化 | 第55页 | 
| ·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 | 第55页 |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5-56页 |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56-60页 | 
| ·地质数据管理 | 第56-57页 | 
| ·二维地质分析 | 第57-58页 | 
| ·三维地质建模 | 第58页 | 
| ·三维分析应用 | 第58-59页 | 
| ·权限管理 | 第59-60页 | 
| ·本章总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1-63页 | 
| ·论文总结 | 第61页 | 
|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