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对水稻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9页
   ·水稻碳氮代谢的相互协调性第15-17页
   ·水稻碳氮代谢关键酶第17-22页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第22-24页
   ·稻米中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第24-29页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9页
 3 研究内容第29-30页
 4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二章 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氮、磷、钾养分的迁移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31-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试验材料第31页
   ·试验设计第31-32页
   ·测定方法第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水稻氮、磷、钾吸收第32-34页
   ·水稻籽粒氮、磷、钾含量第34-35页
   ·水稻功能叶光合特性第35-37页
   ·水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第37-38页
   ·水稻糙米蛋白氮含量及蛋白质产量第38-39页
   ·水稻经济效益第39页
 3 讨论第39-41页
第三章 不同栽培法对饲料稻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第41-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试验设计第41-42页
   ·测定方法第42-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比较第43-46页
   ·水稻株高与分蘖比较第46页
   ·水稻光合特性比较第46-48页
   ·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第48-49页
   ·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饲料稻考种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3页
第四章 不同栽培法对饲料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53-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6页
   ·试验设计第54页
   ·测定方法第54-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1页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第56-59页
   ·植株和籽粒全氮含量第59-60页
   ·糙米全氮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第60-61页
 3 讨论第61-64页
第五章 不同栽培法对饲料稻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第64-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试验设计第65页
   ·测定方法第65-6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7-72页
   ·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第67-68页
   ·天冬氨酸激酶(AK)活性第68-70页
   ·水稻糙米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第70-71页
   ·水稻糙米蛋白氮含量、籽粒产量和糙米蛋白质产量第71-72页
 3 结论第72-73页
第六章 不同栽培法对食用稻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第73-8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试验设计第73-74页
   ·测定方法第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78页
   ·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第74-75页
   ·天冬氨酸激酶(AK)活性第75-76页
   ·水稻糙米的氨基酸含量第76-77页
   ·水稻糙米蛋白氮含量、籽粒产量和糙米蛋白质产量第77-78页
 3 讨论第78-80页
第七章 饲料稻和食用稻氨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氨基酸含量差异第80-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1-84页
   ·饲料稻和食用稻功能叶和籽粒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第81-82页
   ·饲料稻和食用稻功能叶和籽粒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差异第82-83页
   ·饲料稻和食用稻糙米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第83-84页
   ·饲料稻和食用稻产量、糙米蛋白氮含量和糙米蛋白质产量的差异第84页
 3 讨论第84-86页
第八章 结论第86-90页
 1 全文小结第86-88页
   ·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氮、磷、钾养分的迁移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86-87页
   ·不同栽培法对饲料稻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第87页
   ·不同栽培法对饲料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87页
   ·不同栽培法对饲料稻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第87-88页
   ·不同栽培法对食用稻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第88页
   ·饲料稻和食用稻氨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及氨基酸含量差异第88页
 2 创新点第88-89页
 3 前景与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9页
缩写词表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作者简介第111-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税收优先权研究
下一篇:复合砂浆钢丝网叠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