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区水稻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集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8页 |
| 1、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3、本研究的目标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优质稻丰产无公害技术体系集成研究 | 第18-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不同优质稻品种产量和品种比较 | 第19-20页 |
| ·不同优质稻生产技术集成对优质稻产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1页 |
| ·不同优质稻品种(组合)产量情况 | 第22-23页 |
| ·不同优质稻品种(组合)的米质状况 | 第23-25页 |
| ·诱蛾灯诱杀水稻害虫的效果 | 第25-26页 |
| ·不同技术集成体系对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 ·不同技术集成体系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优质稻生产技术集成体系对稻田杂草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第二章 高蛋白饲料稻标准化丰产技术体系集成研究 | 第33-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供试饲料稻品种 | 第34页 |
| ·集成技术体系 | 第34-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 ·饲料稻栽培方法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 ·不同技术集成体系对饲料稻产量和品质状况 | 第35-37页 |
| ·不同技术集成体系对饲料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水稻节本高效轻型栽培技术体系集成研究 | 第40-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 ·供试品种 | 第40-41页 |
| ·试验设计 | 第41页 |
| ·分析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1-42页 |
| ·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 ·双季稻农艺性状表现 | 第43-47页 |
| ·冬季作物产量表现 | 第47-48页 |
| ·作物地上部分生物学产量表现 | 第48-49页 |
| ·经济效益比较 | 第49-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