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管板节点的形式、特点及应用 | 第11-12页 |
·管板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9页 |
·国内外管板节点的研究历史 | 第13-16页 |
·国内外管板节点的设计规定 | 第16-19页 |
·管板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节点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概论 | 第21页 |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 第21-27页 |
·弹塑性力学的平衡方程和几何方程 | 第21-22页 |
·弹塑性力学的物理方程 | 第22-26页 |
·弹塑性增量分析的有限元格式 | 第26-27页 |
·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取值标准 | 第27-31页 |
·节点破坏准则 | 第27-28页 |
·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28-29页 |
·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取值标准 | 第29-31页 |
第3章 未补强的管板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性能的研究 | 第31-48页 |
·节点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31-32页 |
·国内外试验资料 | 第32-33页 |
·有限元模型的校核 | 第33-34页 |
·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研究 | 第34-48页 |
·正交试验模型设计 | 第34-37页 |
·显著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8页 |
第4章 补强的管板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性能的研究 | 第48-68页 |
·用球补强的管板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性能 | 第48-57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有限元模型的校核 | 第49页 |
·正交试验模型设计 | 第49-52页 |
·显著几何参数对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2-55页 |
·材料特性对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55-57页 |
·用板补强的管板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性能 | 第57-68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正交试验模型设计 | 第58-61页 |
·显著几何参数对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1-65页 |
·材料特性对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65-68页 |
第5章 管板节点受拉极限承载力设计公式 | 第68-78页 |
·引言 | 第68页 |
·未补强的管板节点的推荐公式 | 第68-71页 |
·连接长度参数K_α | 第69-70页 |
·材料特性参数K_g | 第70页 |
·抗力系数 | 第70-71页 |
·推荐的设计公式 | 第71页 |
·用球补强的管板节点的推荐公式 | 第71-74页 |
·空心球外径参数K_β | 第71-72页 |
·空心球厚度参数K_γ | 第72-73页 |
·材料特性系数 K_g | 第73-74页 |
·抗力系数 | 第74页 |
·推荐的设计公式 | 第74页 |
·用板补强的管板节点的推荐公式 | 第74-78页 |
·补强板覆盖角度参数K_θ | 第75页 |
·补强板长度参数K_δ | 第75-76页 |
·材料特性系数K_g | 第76页 |
·抗力系数 | 第76-77页 |
·推荐的设计公式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1. 未补强的管板节点极限承载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78页 |
2. 补强的管板节点极限承载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