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经济犯罪侦查警察的素质建设--以A市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 第2章 经侦警察素质建设概述 | 第10-17页 |
| ·经侦警察素质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 第10-12页 |
| ·经侦警察素质的涵义 | 第10-11页 |
| ·经侦警察素质的基本要求 | 第11-12页 |
| ·经侦警察素质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12-15页 |
|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理论与人的素质发展 | 第12-13页 |
| ·组织行为学的需要激励理论 | 第13-14页 |
| ·德才素质统一原理 | 第14页 |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4-15页 |
| ·新形势下经侦警察素质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15-17页 |
| ·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挑战 | 第15-16页 |
| ·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 | 第16-17页 |
| 第3章 国外经侦警察队伍素质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17-21页 |
| ·以高素质著称的日本经侦警察队伍 | 第17页 |
| ·注重培训与公共服务质量的英国经侦警察 | 第17-18页 |
| ·美国遏制经侦警察腐化的全面监督政策 | 第18-19页 |
| ·国外经侦队伍素质建设的启示 | 第19-21页 |
| 第4章 我国经侦警察素质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 ·当前我国经侦警察素质表现的基本概况 | 第21-25页 |
| ·我国经侦警察素质现状的成因 | 第25-27页 |
| ·改善经侦警察素质现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 第27-31页 |
| ·正确认识经侦警察个体素质与组织素质的关系 | 第27-28页 |
| ·全面理解经侦警察素质与公安管理的内在联系 | 第28-29页 |
| ·走出孤立看待提高经侦警察素质的误区 | 第29-31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经侦警察素质建设的对策探讨 | 第31-48页 |
| ·通过管理机制创新完善经侦警察素质建设 | 第31-32页 |
| ·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31页 |
| ·改革“条块分割”的经侦警察管理体制 | 第31-32页 |
| ·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到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 | 第32页 |
| ·建立新型的经侦警察考核激励机制 | 第32-36页 |
| ·科学分析经侦警察的需求状况 | 第33-34页 |
| ·以目标管理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 ·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 | 第35-36页 |
| ·规范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 | 第36-39页 |
|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经侦警察的道德素质 | 第36-37页 |
| ·改革和完善培训制度,推进经侦警察职业化建设 | 第37-38页 |
| ·倡导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创建学习型经侦警察队伍 | 第38-39页 |
| ·建立健全经侦警察保障体系 | 第39-43页 |
| ·健全经侦警察队伍的物质保障体系 | 第39-41页 |
| ·建立人民警察生命安全保障体系 | 第41-42页 |
| ·坚持依法、科学用警,为办案警察“减负” | 第42-43页 |
| ·构建和塑造先进的经侦警察文化 | 第43-48页 |
| ·深刻理解经侦警察文化内涵,树立文化强警的观念 | 第43-44页 |
| ·构建先进的经侦警察文化,全方位提高经侦警察素质 | 第44-45页 |
| ·不断加强经侦警察队伍的文明形象建设 | 第45-46页 |
| ·积极探索经侦警察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