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 第11-22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 第11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分析 | 第11-13页 |
·环境因素 | 第11页 |
·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 | 第11-12页 |
·关税壁垒的削减 | 第12-13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 第13-16页 |
·名义上的合理性 | 第13页 |
·形式上的合法性 | 第13-14页 |
·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 第14页 |
·应用范围及内容的广泛性 | 第14-15页 |
·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发展性 | 第15-16页 |
·措施上的灵活性 | 第16页 |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6-22页 |
·绿色关税制度 | 第16-17页 |
·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 第17-18页 |
·绿色标志制度 | 第18页 |
·绿色包装制度 | 第18-19页 |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 第19-20页 |
·绿色补贴制度 | 第20页 |
·环境贸易制裁 | 第20-22页 |
第2章 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 | 第22-31页 |
·国际环保规则 | 第22-24页 |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 第22页 |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 第22-23页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FCCC) | 第23-24页 |
·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 | 第24页 |
·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国际公约 | 第24页 |
·WTO的相关规定 | 第24-28页 |
·《建立WTO协定》 | 第24-25页 |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Agreement on Technici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协议) | 第25页 |
·《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简称SPS协定) | 第25-26页 |
·《关税及服务贸易总协定1994》 | 第26-27页 |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SCM) | 第27页 |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 | 第27页 |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 第27-28页 |
·各国国内的环保法规、标准 | 第28-29页 |
·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 第29-31页 |
第3章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 第31-43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31-32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消极影响 | 第32-39页 |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及竞争力的影响 | 第33页 |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市场范围的影响 | 第34-35页 |
·各类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 | 第35-37页 |
·使污染产品和污染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 | 第37-38页 |
·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 | 第38页 |
·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 | 第38-39页 |
·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外贸的积极影响 | 第39-43页 |
·有利于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 | 第39-40页 |
·有利于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 第40页 |
·有利于加速我国环保产业发展 | 第40-41页 |
·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 第41-43页 |
第4章 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探析 | 第43-60页 |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必要性和指导原则 | 第43-46页 |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指导原则 | 第44-46页 |
·我国绿色壁垒相关法律制度的内容及不足 | 第46-53页 |
·我国绿色壁垒相关法律制度的内容 | 第46-51页 |
·我国现行绿色壁垒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51-53页 |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探析 | 第53-60页 |
·应对国际法方面的对策 | 第53-56页 |
·有关国内法方面的法律对策 | 第56-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