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超临界天然气概述 | 第10-12页 |
·超临界流体 | 第10-11页 |
·超临界天然气 | 第11-12页 |
·国内外超临界天然气物性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拟临界参数的计算 | 第12-13页 |
·压缩因子的计算 | 第13-14页 |
·密度的计算 | 第14页 |
·粘度的计算 | 第14-15页 |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实验研究 | 第15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测量实验装置设计 | 第17-30页 |
·实验装置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 | 第17页 |
·实验装置的功能要求 | 第17-18页 |
·实验装置的工作范围 | 第18页 |
·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18-22页 |
·密度测量 | 第18-20页 |
·粘度测量 | 第20-22页 |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测量实验装置设计与试制 | 第22-28页 |
·实验装置设计思路 | 第22-23页 |
·“M-1 超临界高压反应系统”组成 | 第23-28页 |
·实验系统调试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天然气密度粘度变化规律实验及计算 | 第30-68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实验原理 | 第30页 |
·实验流程 | 第30-31页 |
·密度粘度变化规律实验 | 第31-45页 |
·甲烷密度粘度变化规律实验 | 第31-32页 |
·二氧化碳密度粘度变化规律实验 | 第32-34页 |
·不同比例甲烷与二氧化碳混合气密度粘度变化规律实验 | 第34-45页 |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计算 | 第45页 |
·拟临界参数的计算 | 第45-48页 |
·基于混合规则的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非烃类组分的影响 | 第46-47页 |
·C_(7+)重馏分的特征化处理 | 第47-48页 |
·密度计算 | 第48-58页 |
·经验公式 | 第48-50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0-56页 |
·DPR 模型修正 | 第56-58页 |
·粘度计算 | 第58-68页 |
·经验公式 | 第58-60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60-68页 |
第四章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沿井筒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 | 第68-78页 |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计算软件 | 第68-70页 |
·软件简介 | 第68页 |
·编程语言 | 第68页 |
·核心模块 | 第68-70页 |
·天然气物性沿井筒变化计算实例 | 第70-74页 |
·模拟气体选择 | 第70-71页 |
·模拟井计算 | 第71-74页 |
·超临界酸性天然气物性变化对井控安全影响分析 | 第74-78页 |
·不同类型天然气物性沿井深变化 | 第74-76页 |
·超临界天然气物性变化对井控安全的影响 | 第76-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