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染色织物酶洗时的返染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8页 |
·纤维素酶组成及作用方式 | 第7-9页 |
·纤维素酶在棉织物减量柔软整理中的应用 | 第9页 |
·纤维素酶在棉织物抛光整理中的应用 | 第9页 |
·纤维素酶在靛蓝牛仔织物返旧整理中的应用 | 第9-12页 |
·纤维素酶酶洗时返染问题产生原因 | 第12-15页 |
·酶洗时返染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9页 |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第18-20页 |
·纤维素酶的吸附实验 | 第20-24页 |
·纤维素酶对未染色棉织物的吸附 | 第20-23页 |
·吸附工艺条件 | 第20-21页 |
·操作步骤 | 第21页 |
·处理液中酶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23页 |
·纤维素酶对靛蓝染色织物的吸附 | 第23-24页 |
·靛蓝染色 | 第23页 |
·染色织物对纤维素酶的吸附 | 第23-24页 |
·织物上靛蓝对酶活影响测定 | 第24页 |
·靛蓝的返染实验 | 第24-27页 |
·酶洗后的颜色深度评价 | 第24-25页 |
·不同处理条件的返染 | 第25-26页 |
·酶、靛蓝与织物不同结合方式的返染 | 第26页 |
·靛蓝不同粒径大小时的返染 | 第26-27页 |
·靛蓝的分散 | 第26-27页 |
·粒径的测定 | 第27页 |
·返染实验 | 第27页 |
·靛蓝返染程度的测定 | 第27页 |
·添加剂的防染实验 | 第27-29页 |
·添加剂对酶活的影响 | 第27-28页 |
·减量法原理 | 第27页 |
·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防染工艺 | 第28页 |
·防染效果测定 | 第28页 |
·靛蓝粒径的测定 | 第28页 |
·织物表面的靛蓝状态测定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9-54页 |
·纤维素酶对棉织物的吸附性 | 第29-37页 |
·纤维素酶浓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31-32页 |
·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织物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织物上靛蓝的影响 | 第35-37页 |
·纤维素酶洗过程中的靛蓝返染 | 第37-54页 |
·处理条件对返染的影响 | 第37-40页 |
·织物上酶蛋白吸附量对返染的影响 | 第40-41页 |
·酶、靛蓝与织物不同结合方式对返染的影响 | 第41-42页 |
·酶与靛蓝混合时间对返染的影响 | 第42-43页 |
·靛蓝粒径大小对返染的影响 | 第43-44页 |
·添加剂对返染的影响 | 第44-50页 |
·添加剂对酶活的影响 | 第44-46页 |
·添加剂的防返染作用 | 第46-50页 |
·添加剂对靛蓝粒径的作用 | 第50-51页 |
·靛蓝在织物表面的分布状态 | 第51-5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