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发展现况及趋势 | 第7-8页 |
| ·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组成 | 第8-9页 |
| ·测量机误差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9页 |
| ·测量机动态误差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坐标测量机的静态精度检测和校准 | 第13-22页 |
| ·单项几何误差的检测内容和基本方法 | 第13-16页 |
| ·角运动误差的检测 | 第14页 |
| ·直线度运动误差的检测 | 第14-15页 |
| ·测量机定位误差的检测 | 第15页 |
| ·各轴垂直度误差的检测 | 第15-16页 |
| ·示值误差的校准 | 第16页 |
| ·不确定度评定 | 第16-21页 |
| ·测量不确定度概述 | 第16-17页 |
| ·示值误差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 ·方差和传播系数 | 第18页 |
|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18-20页 |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20-21页 |
|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 第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源分析及动态精度评定研究 | 第22-37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源分析 | 第22-25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变形分析 | 第22-23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源分析 | 第23-25页 |
| ·动态测量误差及评定问题 | 第25-29页 |
| ·动态测量误差的定义 | 第26-27页 |
| ·动态测量误差评定指标 | 第27-29页 |
| ·动态测量不确定度 | 第29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精度评定 | 第29-36页 |
| ·三坐标测量机精度评定研究分析 | 第29-32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精度评定原理 | 第32-35页 |
| ·三坐标测量机动态精度评定实验装置及实际评定结果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测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第37-47页 |
| ·触发式测头 | 第37-41页 |
| ·触发原理 | 第37-38页 |
| ·瞄准误差分析 | 第38-41页 |
| ·测端作用直径的动态标定 | 第41-43页 |
| ·测端作用直径 | 第42-43页 |
| ·测端作用直径的校准 | 第43页 |
| ·运动DCC参数对测端作用直径标定结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机体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7-56页 |
| ·机体动变形 | 第47-48页 |
| ·产生机理 | 第47页 |
| ·瞬态动力学分析法 | 第47-48页 |
| ·气浮导轨对测量机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气浮轴承特性 | 第48-50页 |
| ·气浮导轨的分布及作用 | 第50-51页 |
| ·机体结构动变形与位移误差转换模型 | 第51-55页 |
| ·动态偏转误差 | 第51-52页 |
| ·偏转误差和位移误差之间的关系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