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章 宋初士人之处境及其影响 | 第15-43页 |
第一节 宋初士人之处境与心态 | 第15-25页 |
第二节 影响之一:独立意识与讽谕精神 | 第25-33页 |
第三节 影响之二:从缛丽到雅正——兼论后期西昆体与白体之互动 | 第33-43页 |
第二章 宋初诗学之观念 | 第43-57页 |
第一节 诗与自然 | 第43-47页 |
第二节 诗与社会 | 第47-52页 |
第三节 诗与诗人 | 第52-57页 |
第三章 宋初文人地域之分布 | 第57-84页 |
第一节 中朝文人群 | 第57-62页 |
第二节 江南文人群 | 第62-67页 |
第三节 西蜀文人群 | 第67-71页 |
第四节 吴越文人群 | 第71-74页 |
第五节 闽地文人群 | 第74-77页 |
第六节 荆湘文人群 | 第77-78页 |
第七节 其他文人群 | 第78-84页 |
第四章 宋初各体诗之发展 | 第84-120页 |
第一节 古体 | 第87-96页 |
一、七言(含杂言)古 | 第87-91页 |
二、五言古 | 第91-96页 |
第二节 律诗 | 第96-111页 |
一、排律 | 第96-100页 |
二、七律 | 第100-107页 |
三、五律 | 第107-111页 |
第三节 绝句 | 第111-120页 |
一、七绝 | 第111-115页 |
二、五绝 | 第115-120页 |
第五章 太宗朝诗坛的多元态势——以王禹偁、杨亿、寇准为例 | 第120-134页 |
一 | 第120-124页 |
二 | 第124-127页 |
三 | 第127-134页 |
结语 | 第134-136页 |
主要引用文献 | 第136-141页 |
后记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