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高等教育理论论文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的引领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1页
导论第11-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一) 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第12页
  (二)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三) 研究的问题第13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三、研究的方法第14页
 四、研究中一些新的尝试第14-15页
第一章 学习型社会研究综述第15-25页
 一、国内外相关组织对学习型社会的研究第15-19页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型社会思想第15-16页
  (二) 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学习观第16-17页
  (三) 上海明德研究所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第17-19页
 二、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型社会的论述第19-23页
  (一) 国外高等学校学者对学习型社会的设想第19-20页
  (二) 国内一些学者对学习型社会的理解第20-23页
 三、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学校关系的研究第23-25页
 四、对已有研究的几点看法第25页
第二章 学习型社会的背景、内涵和意义第25-39页
 一、学习型社会提出的背景第25-31页
  (一) 学习型社会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26-30页
  (二) 学习型社会是人类渴望通过教育而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第30-31页
 二、学习型社会的内涵第31-33页
  (一) 学习型社会坚持大教育的观点,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第31-32页
  (二) 学习型社会突出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促使人主动地去自我完善第32-33页
  (三) 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和主动性,学习型社会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教育第33页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义第33-39页
  (一) 学习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第34-35页
  (二) 学习型社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正确导向第35-37页
  (三)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学习型社会的现实目标第37-39页
第三章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的基本理念第39-49页
 一、以人为本理念第39-41页
  (一) 学习型社会使教育以人为本成为可能第39-40页
  (二) 教育以人为本是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和主要特征第40页
  (三) 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第40-41页
 二、全面发展理念第41-44页
  (一) 坚持高校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第41-42页
  (二) 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第42-43页
  (三) 坚持各类高等学校教育形式的沟通第43-44页
 三、教育公平理念第44-46页
  (一) 尊重所有人学习的渴望,实现人人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第44-45页
  (二) 高等学校分层次地均衡发展第45-46页
 四、终身教育理念第46-49页
  (一) 以生活为取向,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第46-47页
  (二) 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实现学习者的终身教育目标第47页
  (三) 重心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47-49页
第四章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主体功能的再认识第49-60页
 一、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知识文化传承的基地第49-53页
  (一) 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知识传承的主要阵地第49-50页
  (二) 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第50-53页
 二、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科技和理论创新的平台第53-57页
  (一) 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科技创新的平台第53-54页
  (二) 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理论创新的平台第54-57页
 三、高等学校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第57-60页
  (一)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高等学校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第57-58页
  (二) 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58-60页
第五章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借鉴第60-73页
 一、美国高等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具体措施第60-65页
  (一) 开办社区学院第60-62页
  (二) 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活动第62-65页
 二、英国高等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具体措施第65-67页
  (一) 开放大学第65-66页
  (二) 社区学院第66页
  (三) 住宿制学院第66页
  (四) 成人教育中心第66-67页
  (五) 产业大学第67页
 三、瑞典高等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具体措施第67-68页
  (一) 民众大学第67页
  (二) 回归教育第67-68页
 四、日本高等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具体措施第68-71页
  (一) 放送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第68-69页
  (二) 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第69-71页
 五、韩国高等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具体措施第71-73页
  (一) 教学形式多样的广播函授大学第71页
  (二) 推进继续教育的开放大学第71-72页
  (三) 打破时空限制的远程(网络)大学第72页
  (四) 进行有效职业培训的企业大学第72-73页
第六章 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传统功能的延伸第73-92页
 一、以现代传媒技术为载体的网络教育第73-76页
  (一)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教育开展各种专业课程的教育与培训,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学习者受教育的需要成为可能第73-75页
  (二) 高校网络教育正在成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第75-76页
 二、以服务终身学习为宗旨的继续教育第76-80页
  (一)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第76-78页
  (二) 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全民学习的重要方式第78-80页
 三、与寻常百姓亲密接触的社区教育第80-83页
  (一) 高等学校社区资源共享,实现互惠双赢第80-82页
  (二) 高等学校为社区学院(学校)的创建提供智力支持第82-83页
 四、以便利、实用、广泛为优势的广播电视教育第83-85页
  (一) 通过广播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实际需求第84页
  (二) 吸收国外办学经验,迎接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迎头赶上信息时代教育发展步伐第84-85页
  (三) 从层次结构、专业布局、办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第85页
 五、普通高校灵活多样、面向全国的定向服务第85-86页
  (一) 为地区提供培训第85-86页
  (二) 与企业、研究所之间合作日益加强第86页
 六、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第86-88页
  (一) 留学生教育与培训第86-87页
  (二) 国际教育与合作第87-88页
 七、民办高校在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第88-89页
  (一) 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民办高校不断发展第88-89页
  (二) 职业教育有优势,贴近市场求发展第89页
 八、学习型社会建设中高等学校的其他延伸形式第89-92页
结束语第92-93页
附录第93-9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99-103页
后记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用于网格环境的类MPI轻量级并行编程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USB2.0的配置接口电路软硬件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