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主桥施工控制方法介绍和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8页 |
| ·施工控制方法现状 | 第11-22页 |
| ·斜拉桥的发展 | 第11页 |
| ·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简介 | 第11-16页 |
| 斜拉桥的开环施工控制 | 第11-12页 |
| 斜拉桥施工的反馈控制 | 第12-14页 |
| 斜拉桥的自适应控制 | 第14-16页 |
| ·斜拉桥施工控制目标 | 第16-22页 |
| 成桥合理状态的确定 | 第17-20页 |
| 施工阶段状态的确定 | 第20-2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2页 |
| ·工程背景 | 第22-24页 |
| ·苏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总体思路 | 第24-28页 |
| ·苏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特点 | 第24页 |
| ·苏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的总体思路 | 第24-25页 |
| ·施工控制内容和总体流程 | 第25-26页 |
| ·成桥状态施工控制目标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施工控制计划阶段的研究 | 第28-56页 |
| ·计算模型 | 第28-45页 |
| ·模拟计算分析 | 第45-55页 |
| ·设计计算的校核与施工控制预测计算 | 第45-46页 |
| ·非线性问题的考虑 | 第46-50页 |
| ·斜拉索施工张拉力计算 | 第50-51页 |
| ·主梁制造线形计算 | 第51页 |
| ·主梁安装线形计算 | 第51-52页 |
| ·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三章 施工控制预制阶段工作研究 | 第56-69页 |
| ·主梁制造与拼装控制要点和流程 | 第57-63页 |
| ·概述 | 第57-58页 |
| ·支撑条件 | 第58-59页 |
| ·几何控制点 | 第59-60页 |
| ·温度监测 | 第60-61页 |
| ·测量内容 | 第61-62页 |
| ·几何控制工作流程 | 第62-63页 |
| ·钢锚箱制造几何控制 | 第63-65页 |
| ·几何控制点 | 第63-64页 |
| ·测量控制网 | 第64-65页 |
| ·钢锚箱几何测量要求 | 第65页 |
| ·钢锚箱制造过程误差修正步骤 | 第65页 |
| ·斜拉索制造几何控制 | 第65-68页 |
| ·斜拉索制作无应力长度确定 | 第66页 |
| ·斜拉索制造 | 第66-67页 |
| ·成品斜拉索的测量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施工控制安装阶段研究 | 第69-97页 |
| ·索塔 | 第69-71页 |
| ·索塔容许误差 | 第69页 |
| ·目标点的确定 | 第69-70页 |
| ·索塔施工控制一般步骤 | 第70-71页 |
| ·温度和风荷载的修正 | 第71页 |
| ·钢箱梁安装 | 第71-85页 |
| ·标准悬拼梁段施工及控制程序 | 第72-73页 |
| ·箱粱安装几何测量及物理监测 | 第73-82页 |
| 轴线测量 | 第73-74页 |
| 夹角测量 | 第74-75页 |
| 全站仪局部测量 | 第75页 |
| 全局测量 | 第75-80页 |
| 索力测试 | 第80-82页 |
| ·大块梁段安装施工控制 | 第82-83页 |
| ·边跨合龙施工控制 | 第83页 |
| ·中跨合龙施工控制 | 第83-85页 |
| ·误差分析、参数识别与控制评估 | 第85-96页 |
| ·施工误差容许度指标和应力预警 | 第86页 |
| ·平差方法 | 第86-87页 |
| ·误差修正程序 | 第87-89页 |
| 钢箱梁节段安装误差修正 | 第87-88页 |
| 斜拉索张拉误差修正 | 第88页 |
| 总体几何线形检查 | 第88-89页 |
| ·施工控制结果分析 | 第89-96页 |
| N7匹配阶段梁段局部变形分析 | 第90页 |
| N7二张完成阶段整体误差分析评价 | 第90-93页 |
| 梁段施工过程中塔偏数据分析 | 第93页 |
| N7二张完成阶段索力的误差情况 | 第93-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