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概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高温目标遥感探测进展 | 第13-15页 |
| ·高温目标遥感特征识别技术现状 | 第15-16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8页 |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高温目标遥感特征识别概述 | 第20-35页 |
| ·高温目标遥感识别基本理论 | 第20-26页 |
|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 第20-21页 |
| ·比辐射率、反射率 | 第21-23页 |
| ·太阳辐射、陆地辐射 | 第23-24页 |
| ·传感器响应 | 第24页 |
| ·大气窗口特性 | 第24-25页 |
| ·成像几何关系 | 第25页 |
| ·大气校正 | 第25-26页 |
| ·高温目标识别基本原理 | 第26-30页 |
| ·基本原理 | 第26-27页 |
| ·辐射亮度计算亮温温度 | 第27-28页 |
| ·卫星遥感探测火点分析 | 第28-30页 |
| ·高温目标遥感特征识别的发展与现状 | 第30-32页 |
| ·高温目标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高温目标遥感特征识别 | 第35-48页 |
| ·高温目标遥感影像空间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 ·高温目标光谱特征与温度响应 | 第37-39页 |
| ·高温目标时间过程 | 第39-40页 |
| ·地表特征变化 | 第40页 |
| ·高温目标成像过程 | 第40-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遥感数据探测高温目标特征潜力分析 | 第48-76页 |
| ·高温目标遥感特征探测数据 | 第48-56页 |
| ·Landsat系列数据 | 第48-54页 |
| ·ASTER数据 | 第54-55页 |
| ·MODIS数据 | 第55-56页 |
| ·AVHRR数据 | 第56页 |
| ·高温目标遥感特征识别流程连 | 第56-58页 |
| ·遥感探测高温目标技术 | 第58-75页 |
| ·森林草场火点监测 | 第58-65页 |
| ·煤火遥感监测 | 第65-67页 |
| ·活火山遥感监测 | 第67-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5章 土法炼焦遥感监测机理背景 | 第76-81页 |
| ·土法炼焦 | 第76-78页 |
| ·环境影响和灾害 | 第78-79页 |
| ·土法炼焦的遥感特征异常机理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6章 高温目标识别技术监测土法炼焦 | 第81-100页 |
|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81页 |
| ·研究区选择及概况 | 第81-83页 |
| ·土法炼焦高温目标遥感特征识别 | 第83-97页 |
|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 第83-84页 |
| ·解译标志建立及信息提取 | 第84-93页 |
| ·亚像元温度反演方法 | 第93-95页 |
| ·土法炼焦动态变化监测 | 第95-96页 |
| ·几点认识 | 第96-97页 |
| ·高温目标遥感影像特征对比分析 | 第97-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100-102页 |
| (1) 结论 | 第100-101页 |
| (2) 展望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3-11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6-11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7-118页 |
| 附录Ⅰ 本论文中英文缩略语 | 第118-120页 |
| 附录Ⅱ EOS/MODIS波谱特征参数 | 第120-121页 |
| 附录Ⅲ NOAA/AVHRR LANDSAT TM波谱特征参数 | 第121-123页 |
| 附录Ⅳ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HJ-1)及“北京1号”波谱特征参数 | 第123-124页 |
| 附录Ⅴ 一些常数及度量单位 | 第124-125页 |
| 附录Ⅵ 成果查新报告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