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地球平台的地学信息资源整合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成果 | 第10-11页 |
| ·文章总体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数字地球平台及其关键技术 | 第12-27页 |
| ·数字地球平台 | 第12-16页 |
| ·“数字地球”提出背景 | 第12-13页 |
| ·数字地球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地学数据获取技术 | 第16-19页 |
| ·对地观测系统发展 | 第16-17页 |
| ·遥感获取技术 | 第17-19页 |
| ·地面获取技术 | 第19页 |
| ·地学信息可视化技术 | 第19-22页 |
| ·可视化技术原理 | 第20-21页 |
| ·可视化技术软件 | 第21-22页 |
| ·空间数据存储与共享技术 | 第22-24页 |
| ·空间数据模型 | 第22-23页 |
| ·空间数据查询语言 | 第23页 |
|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23-24页 |
| ·空间数据分析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地学信息资源整合 | 第27-43页 |
| ·地球科学概述 | 第27-30页 |
| ·地学数据分类 | 第27-28页 |
| ·地学数据特征 | 第28-29页 |
| ·地学信息研究基础 | 第29-30页 |
| ·地学信息技术基础 | 第30页 |
| ·地学信息资源整合现状 | 第30-32页 |
| ·地学数据交换标准 | 第32-35页 |
|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 第32页 |
| ·地理标记语言GML | 第32-34页 |
| ·ESRI的ArcXML | 第34页 |
| ·Google Earth的KML | 第34-35页 |
| ·地学数据地理参考 | 第35-39页 |
| ·坐标系统和坐标常数 | 第35-36页 |
| ·坐标框架和高程框架 | 第36-37页 |
| ·地图投影变换 | 第37-39页 |
| ·地学数据集成技术 | 第39-42页 |
| ·地学数据集成模式 | 第39-40页 |
| ·地学数据融合 | 第40-41页 |
| ·“3S”集成 | 第41-42页 |
| ·其他问题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地学信息资源整合应用 | 第43-57页 |
| ·整合框架与流程 | 第43-46页 |
| ·整合框架 | 第43-45页 |
| ·整合流程 | 第45-46页 |
| ·地学信息资源整合架构 | 第46-50页 |
| ·基于C/S架构的地标管理服务 | 第46-49页 |
| ·基于SOA架构体系 | 第49-50页 |
| ·油气信息资源整合应用 | 第50-54页 |
| ·昆仑山地震破裂带研究应用 | 第54-57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